題汪季路太傅所藏龍眠陽關圖 其二
畫出陽關古別離,
蕭疏柳質不勝悲。
行人顧嘆離人泣,
柳下漁翁總不知。
畫出陽關古別離,
蕭疏柳質不勝悲。
行人顧嘆離人泣,
柳下漁翁總不知。
畫作描繪了古代在陽關送別的場景,那稀疏的柳樹仿佛也滿含著悲傷。遠行的人回頭嘆息,離別的人哭泣,而柳樹下的漁翁卻全然不知這離別的哀傷。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因送別多于此,故常與離別相關。
蕭疏:形容柳樹稀疏、不繁茂。
質:指柳樹的形態(tài)。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龍眠指李公麟,擅長繪畫。此詩可能是作者看到汪季路所藏李公麟畫的陽關送別圖后有感而發(fā),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親友分別等常見離別場景,觸動了作者的離別情思。
這首詩主旨圍繞離別展開,通過描繪畫中場景表達離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xiàn)了古人對離別的感受。
潦倒燕臺已暮途,耽吟知己遇全疏。冰霜路繞長蘆陌,棨戟門瞻大海隅。敢詡叔鸞稱獨步,爭傳子干是鴻儒。編成出塞誰能和,風雅逢君道不孤。
哲兄書寄汝,日日待抽簪。小草山雖出,金門陸共沉。煙霞三月夢,蝦菜五湖心。何胤歸非晚,雙棲托茂林。
水云痛飲玉光詩,勝踐那容俗子知。此樂祇今寧夢見,臨風空爾費懷思。蘇門長嘯誰能和,赤壁成功顧已遲。當日唱酬誰復與,皆云驥子好男兒。
昨夜月朦朧,依約秋千影。強起拓窗紗,還是晴難穩(wěn)。繡被倚輕寒,
夜閣鳴鐘辟九關,秋墀斜月照東班。早時清切聞天語,猶未分明識圣顏。待旦思兼姬孔上,憂民心在舜文間。還知問寢慈闈曉,笑語生孫敕載頒。
冰之清,不如母之心;雪之潔,不如母之節(jié)。四十年如一日。維舅與姑,不以為婦,而以為子。不從死夫,失喬得梓。呱呱者腹中,不知蛇與熊。淚斑斑欲紅。震一索得之,以母兼師,寸檗尺枝。兩巢一鷇,一筍兩竹。斷竹續(xù)竹,移花接木,棠棣之萼。上有青天,下有黃泉。知母之賢吁,嗟乎四十年。
亂離生世晚,衰白在人前。云水飛饑鶴,山林付亂蟬。日今行黑道,人有隔黃泉。晷漸秋來短,愁長亦敵年。
陽城淀里新來雁,趁伴南飛逐越船。野岸柳黃霜正白,五更驚破客愁眠。
承平日久不知兵,南北征師浪結營。獨有鴛鴦明節(jié)制,堂堂中國振先聲。轅門遺愛滿幽燕,不見胡塵十六年。誰把旌麾移嶺表,黃童白叟哭天邊。朔方遼海懷恩信,日本安南識姓名。蓋世勛庸仍不伐,循循裘帶一書生。黃金散盡結英雄,不負行間尺寸功。卻愧十年鞍馬下,捐軀空慕古人風。
紈扇輕裁孤月,竹簟冷織雙紋。呼取涼襟幽吹,拂開亂眼浮云。
彗山一片石,萬古沉荒煙。雖留蝌斗字,精光暗當年。邵公命世佐,埋玉封高阡。移爾置道左,佳名永相傳。二松何代物,挺峙□青冥。長風度萬里,吹散波濤聲。天意庇明德,宛遺衛(wèi)佳城。行人過山麓,仰止馀陰清。前山石盤紆,后嶺秀不如。龜龍奠經緯,松柏守門閭。邱中曠以奧,結構千載居。下置青玉幾,上覆白云廬。公昔構齋居,泉源益清冽。公今作生墓,泉溜互環(huán)折。諸方仰灌溉,萬類鑒澄澈。乾坤第二泉,彷佛為公設。
祠門云氣接華光,待雨先秋試早涼。水鳥飛來蒲葦碧,青山影里芰荷香。好從尊酒頻中圣,見說清時有諫章。芳草遠尋歌楚怨,人間何地不三湘。
微云綴岡嶺,細路揚前旌。磴轉松門開,漸覺沙界平。潭湮石甃露,柘古苔紋生。一徑得疏豁,層軒面崢嶸。愛此戶外泉,俯視涓涓清。修篁挺蒼翠,其下流交橫。斐然淇澳思,宛爾渭濱情。嶰谷有遺響,簫韶鸞鳳聲。
橫槊臨江吟未了。怎驚起、夜烏樹繞。影動杯蛇,射疑水蜮,瞥眼鶯聲亂。盼得牙旗花外到。想野丈、定多煩惱。恨釋春風,香還秾艷,愿唱清平調。
未了叢林粥飯緣,生涯分付頭邊。擔柴運米尋常事,壓損詩人山字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