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葛士延題竹
鳳集庭前更引雛,風翻翠尾任扶疏。有時彷佛聲敲玉,靜聽如何卻又無。
幾竿晴影翠重重,遠近猶分淡與濃。傳入畫圖移不去,幾回疑對月明中。
幾個疏篁清復清,曉來帶雨葉縱橫。如何幻跡銀箋上,靜定無聲似有聲。
詩家繞徑長新篁,解籜抽梢個個長。高士筆精歸尺素,醉中疑是對瀟湘。
鳳集庭前更引雛,風翻翠尾任扶疏。有時彷佛聲敲玉,靜聽如何卻又無。
幾竿晴影翠重重,遠近猶分淡與濃。傳入畫圖移不去,幾回疑對月明中。
幾個疏篁清復清,曉來帶雨葉縱橫。如何幻跡銀箋上,靜定無聲似有聲。
詩家繞徑長新篁,解籜抽梢個個長。高士筆精歸尺素,醉中疑是對瀟湘。
鳳凰聚集在庭前還帶著幼鳥,風兒翻動翠綠的竹葉使其枝葉繁茂。有時仿佛能聽到竹子像敲擊玉石般的聲音,靜靜聆聽卻又沒了聲響。幾竿竹子在晴天投下重重疊疊的翠綠影子,遠近距離還能分出顏色的淡與濃。畫進圖里的竹子仿佛移不走,好幾次都懷疑是在明月下相對。幾枝稀疏的竹子格外清幽,清晨帶著雨珠竹葉縱橫交錯。為何這幻妙的景象呈現在紙上,安靜不動卻好像有聲響。詩人住處小徑旁新竹不斷生長,筍殼脫落竹梢抽長。高雅之士精妙的筆觸繪于紙上,醉中仿佛面對那清幽的瀟湘之景。
鳳集:鳳凰聚集,此處可能形容竹子形態優美如鳳凰。扶疏:枝葉繁茂的樣子。解籜:筍殼脫落。尺素:指小幅的絹帛,這里指畫紙。瀟湘:代指清幽的水竹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為葛士延所畫的竹子圖題詩。當時可能文人之間有題畫交流的風氣,詩人看到葛士延精妙的竹子畫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竹子和畫作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竹子和葛士延的畫作。其突出特點是對竹子的形態、聲音等描寫細膩生動,營造出高雅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藝術的審美追求。
王翰愿卜鄰,嵇康不得死。落月滿屋梁,悲風為我起。
舊約尋真海上山,相逢長有好容顏。一池伏火燒丹熟,兩袖晴云采藥還。坐遣呻吟成笑語,久?名利換清閒。頂門欲試金針妙,白發青燈我最頑。
莫謾驚人只自驚,黃華采得更餐英。心安未藉參禪力,肉搏終須用短兵。
冷雨蘧凝六出花。紅塵隨處種瓊芽。茫茫九域望中賒。海淺山低終不偶,空生緣滅若為家。只應留夢到天涯。
石井靈泉鏡樣方,龍宮流出倍甘香。可憐溪女低蓬首,斜插山花照晚妝。
殘麟蕭索半梅開,潮咽悲風萬古哀。金盌玉魚猶地下,行人誰謁侍郎來。
兀坐長吟五十詩,怪來幾案夜生輝。胸中錦段明如許,羞得吳娃懶上機。
羅浮誰寫夢中春,便覺芳香暗襲人。不整縞衣風外舞,水邊來倩為傳神。
何人弄長笛,散此柯亭秋。令我發奇思,風吹月波浮。
試參象外花,何若人中景。照壁寧非真,折枝仍作影。誰云嗅有香,意在濃時冷。但當影子觀,個中猶未領。
七莢新春,問底事、以人為日。記貞觀、鄭公恰至,名因人得。況是今朝生上相,老天著意尤端的。便喚為、人日豈徒哉,公人杰。宇宙要,公扶植。善類要,公收拾。愿我公千歲,長陪丹極。山立揚休人正健,耐寒彩勝篸華發。看年年、天際不曾陰,真奇特。
五明宮,三光照。八脈嬰兒,九轉通玄妙。七寶林中常舞跳。十地玲瓏,一個真歡笑。杳冥冥,冥杳杳。今古諸仙,永永同相召。外道天魔都未曉。方喜圓成,了了還重了。
狂夫多野性,春到每思家。卻訪山中客,還逢水際花。薄云陰古殿,鳴鳥聚連沙。迤邐回溪晚,西陵月正斜。
大道直如發,春日佳氣多。五陵貴公子,雙雙鳴玉珂。春風二月時,道傍柳堪把。上枝覆官閣,下枝覆車馬。洛水照千門,千門碧空里。少年不得志,走馬游新市。
霜弦韻改澀詩腸。舉目盡蒼蒼。玄風解伴清寂,呵月冷,喚天長。云水約,幾時忘。禱空香。塞鴻歸處,一角閒庭,九曲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