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九日五首 其四
何事清秋已衣綿,微寒最怯倚樓天。江南今歲黃花早,醉嚼重陽半月前。
何事清秋已衣綿,微寒最怯倚樓天。江南今歲黃花早,醉嚼重陽半月前。
楊侯論詩銷我憂,昔歲相逢偕旅游。
梁多長者不虛語,傾蓋結交子所求。
三年契闊意不展,嘆彼棲棲為藪幽。
窮愁著書亦自足,有策肯說東諸侯。
長安富貴易反掌,末路功名猶捶鉤。
天公于予豈愛惜,由來萬事非人謀。
陰風朔雪五湖凍,歲窮高臥思同裘。
搖落秋旻一望長,浮空顥氣白如霜。
樓頭待月郡城晚,水底有天江國涼。
卻恨人生如寄客,未容年少即衰郎。
除非爛醉酬清景,莫惜千金換斗漿。
愆陽歷冬序,入春日光赤。原野為之焦,無復青青麥。
明廷恤農功,詔旨懷愍惻。誰能共此憂,惟良二千石。
禱祠遍群望,百神潛率職。迅雷出深淵,密云會將夕。
應龍不無神,女尠罪所極。滂沲浹宇宙,變化才瞬息。
矧茲顥穹意,豈獨垂沛澤。嘗聽君平言,以茲消薄蝕。
周宣成陽事,往往在簡籍。不聞二美具,介福逾萬億。
三農耒耜出,自此豐黍稷。使君憑熊軒,勸耕駐阡陌。
上客歌吉祥,清文綴環璧。我豈擊壤翁,不能知帝力。
斐然遂成章,聊用同悅懌。
小隊逶迤駐寶坊,祇園花發認昆岡。
日高恐釋三春雪,風細猶傳數里香。
垢染了無依佛界,品流逾重被臺光。
更蒙佳句形珍賞,漫說寒梅競效妝。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獨尊。紀綱新獻府,德業舊王門。
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訓辭含鼓動,氣槩獨飛騫。
厭直詞臣筆,堅求牧守藩。圖書遷禁合,封部領家園。
曉日旌旗疊,秋風鼓吹喧。萬人瞻駟馬,千騎簇雙鞬。
令肅關河靜,仁深草木蕃。先皇俄側席,百姓互攀援。
到闕何心緒,遺弓已淚痕。東廂延進對,數刻慰煩冤。
一昨逢仁廟,三朝見圣孫。風云歸夙契,社稷入危言。
罄竭丹誠露,從容玉色溫。殿中繄執法,陛下肇披元。
爰立宮寮近,由來國史存。臺星看比比,淮水正源源。
白簡抨彈后,洪鈞宰制繁。盛期開旦暮,偉烈照乾坤。
下客真疏鄙,參戎謬薦論。去年趨大幕,累月奉清樽。
召旨催乘傳,駑情劇戀軒。此生猶斷梗,在處是孤根。
豈自身難致,云誰手未援。空彈愁坐劍,感慕主人恩。
雪中氣象但漫漫,雪后乾坤凈好看。
零落瑤林晴照里,參差銀闕暮云端。
疑開粉墨圖新就,猶灑樓臺筆未干。
萬井都人蒙煦育,恩深不覺夜來寒。
五年西北事軍書,心共青云頗負初。
老大濫隨丞相后,歲寒未覺故人疏。
論情詩句空稠疊,轉眼花枝欲破除。
相見不能同酒盞,春風添恨入離裾。
兩經辟命住秦關,府罷東隨相國還。
物態當時傾附后,人情今日有無間。
青門雨送歸行色,白酒風吹上別顏。
相見去留終不改,祇應同里與南山。
陵谷有時變,茲巖不可湮。
神仙三島景,天地一爐春。
鼓動龍蛇蟄,疏通草木新。
寒亭幾百載,今始得良鄰。
仙韶樓底弄春和,簾額隨風卷繡波。
午夜九霄開寶扇,一聲萬壽徹明河。
燈纏月影祥光動,酒入天顏喜氣多。
侍從有班無籍去,花邊空聽太平歌。
湖畔難尋使者麾,湖光猶照旅人衣。
氣蒸澤國能無潤,堤貯云天別有圍。
楊柳經霜相對老,鳧鹥飽食自由飛。
系舟索紙題詩句,更把閑愁付落暉。
紫誥泥封墨未干,暫班全陜詔條寬。
舊來霖雨從神覓,好在晴山立馬看。
翠入重城朝自潤,勢吞平野夏猶寒。
公師巖石同臨鎮,關右人心轉覺安。
風吹旱葉作秋聲,涼氣微從雨腳生。
赤地黃埃歸一洗,寸心遠目覺雙清。
乾坤應救街前暍,黎庶如逃釜內烹。
我喜南窗無俗物,葛衣飄灑體還輕。
昔以醫名著,今茲祖意傳。
眾生如不病,大士自安禪。
貌等澗松古,性同山月圓。
應防猿鳥憶,卻指舊林泉。
三年廷尉評,別事忽除丞。
步武通規近,生涯薄俸增。
翰林終必復,雅道已難能。
不預聞新命,那期念舊朋。
馬鞍煩遠御,爵刺改前稱。
禮曠徒慚汗,情高倍服膺。
彈冠開慰喜,聳袂羨軒騰。
馳賀冰泥滑,賓階愧后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