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黃醇甫四川制干二首 其二
柏氏諸龍我獨蛇,樂翁群玉子無瑕。
高曾未遠情終在,閩楚相望跡自賒。
曉鏡雪侵蓮府綠,夜堂風入絳帷紗。
天將廣廈包全蜀,李監門闌喜可涯。
柏氏諸龍我獨蛇,樂翁群玉子無瑕。
高曾未遠情終在,閩楚相望跡自賒。
曉鏡雪侵蓮府綠,夜堂風入絳帷紗。
天將廣廈包全蜀,李監門闌喜可涯。
柏氏家族如龍,我卻似蛇般平凡,樂翁家的賢才中你純潔無瑕。祖先相隔未遠情誼始終還在,福建和楚地遙遙相望蹤跡自然疏遠。清晨鏡中白發侵襲著幕府的青春,夜晚堂中風吹入絳色的帷紗。上天將用寬廣屋宇庇護整個蜀地,李監的門庭喜悅無盡。
柏氏諸龍:指柏氏家族有才能的人。
樂翁群玉:可能指樂翁家有賢才。無瑕:指品德純潔沒有缺點。
高曾:指高祖、曾祖等祖先。
閩楚:福建和楚地。賒:遠。
蓮府:指幕府。
絳帷紗:紅色的帷帳。
廣廈:寬廣的房屋,這里有庇護之意。
李監:可能是指某個姓李的監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送黃醇甫去四川任職。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時期,詩人送友人赴任,結合家族情誼、地域相隔等因素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黃醇甫去四川任職,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自謙又有對友人的祝愿。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水市南頭晝掩扉,衰容垂柳共依依。雁來高閣春歸盡,雀下閑門客過稀。對酒花枝憐獨臥,盍簪芳草念多違。憑君為問清吟處,何日相從賦《采薇》。
垂柳婀娜眼尚青,十年前地又重經。春生楚澤花迎佩,鳳去秦樓草滿庭。舊夢成云成幻象,新愁和酒勸長星。風鈴漫奏郎當曲,留待秋窗雨夜聽。
老欲求吾志,時方摭我華。強將愁出塞,空得病還家。日轉山河暖,風含草木葩。勝游思一往,不敢問三車。
山深老詩骨,此意幾人知。白眼感珍重,蒼精攜見貽。鴛湖存舊宅,鶴冢續殘碑。十賚文須就,從君慰所師。
朗公相見廣陵春,自云家世黃山人。老夫疇昔黃山客,江海見之情轉親。坡陁石上曾披雪,遍海蓮華白于月。新詩句句斗清妍,高誦長風動疏樾。清晨言別索題詩,我衰詩減黃山時。春潮日夕海門去,歸報山中嘗舊知。
燈吐幽花豈我欺,客來驚見墨離離。平安有字誠堪喜,漂泊無家不自知。此日禁花和露看,何時野鶴與云隨?每懷竹下相從樂,煮茗談詩事事宜。仕路莫踰科舉捷,生涯賴有父書存。極知世事宜酬應,但得工夫更討論。一旦風云滋筆力,九天雨露沛君恩。歸來了卻為兒愿,碑刻封題記某墳。離別經年豈不思,山林鐘鼎苦何宜?喜聞門戶能如昔,敢意田園近稍滋。浮世于人多薄惡,同心為汝好扶持。蕃生書子猶煩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祖帳東門道,青山得意歸。山城花泛泛,客路柳依依。地僻經過少,世平警邏稀。有詩頻寄遠,云憶別時飛。
枌榆藹藹蔭重扉,醉倚闌干駐落暉。搗月須求雙玉杵,剪云欲制五銖衣。蓬萊有路須同到,靈鷲多年未得歸。想見家山新孝享,慈烏常繞樹頭飛。
層甍復閣接青冥,金色浮圖七寶楹。當日熙春今避暑,灤河不比漢昆明。
相門才子似君稀,將命南來更有輝。百萬王師供餉足,五千客路拂衣歸。鳳毛迎日紅云近,馬足行空紫電飛。世祿如君真不忝,好攄忠藎答肜闈。
萬峰朝拜一峰開,絕頂松風響若雷。樹不生根青石立,人難落腳白云堆。飛龍倒掛相呼嘯,天馬行空獨往來。地氣蒼茫生突兀,天風浩蕩卷崔嵬。
黃花憎競賞,人事奪幽期。長夜來尋醉,微霜落滿枝。行藏深盞酒,風月小囊詩。長嘯東軒下,蒼髯白接?。留連杯酒下,重疊菊花期。熟犬知過客,寒蜂亦戀枝。溪山迥月色,香影入梅詩。地窄君休舞,傾斜爾接?。
艤舟柳岸載清尊,招我花邊一賞春。莫笑看花人已老,白頭曾是少年人。石上洼尊可置杯,石邊更可著浯臺。旁人不識溪山趣,將謂尋春特地來。莫春天氣漸清和,枝上紅稀地上多。惟有松筠四時好,風枝雨葉綠婆娑。
瀛海風光自一家,衣冠此日共清華。奉常彩筆飛千兔,學士銀屏簇萬花。看到春城無此盛,傳來郢曲拜君嘉。賓筵喜氣晨猶在,散作東園五色霞。
種種星星苦見侵,已無心作四愁吟。三秋令我頻成夢,一月勞君幾嗣音。臭味每嗟無草木,因緣已定只山林。此心耿耿從誰語,遺恨依然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