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懷贊君先生
推篷落殘月,津鼓響初沈。
斜漢澹微碧,澄川生夕陰。
華年同寂寞,遙夜憶徽音。
坐對滄江色,蕭然禽向心。
推篷落殘月,津鼓響初沈。
斜漢澹微碧,澄川生夕陰。
華年同寂寞,遙夜憶徽音。
坐對滄江色,蕭然禽向心。
推開船篷,殘月落下,渡口的鼓聲剛剛沉寂。天上銀河微光淡碧,清澈的江水泛起傍晚的陰影。美好的年華同樣寂寞,長夜中回憶著您的美言。我坐著面對這滄江景色,心境如同飛鳥般超脫。
推篷:推開船篷。
津鼓:渡口報時的鼓聲。初沈:剛剛停歇。
斜漢:銀河。澹微碧:微光淡碧。
澄川:清澈的江水。夕陰:傍晚的陰影。
華年:美好的年華。
遙夜:長夜。徽音:美譽、美言,這里指贊君先生的話語。
蕭然:超脫、自在的樣子。禽向心:像飛鳥一樣自在的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旅途中夜宿江上,在寂寞的環境中觸發了對贊君先生的思念。當時或許社會環境較為平靜,而詩人自身處于漂泊或孤獨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贊君先生的懷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寫景抒情技巧。
木落洞庭聲。惻惻寒生。暝煙無語夕陽明。遠樹秋山增百感,淡墨描成。椎髻葛衫輕。思也凋零。含毫點筆不勝情。一葉扁舟人一個,如許凄清。
平原門下客三千,桂籍連年得兩賢。畢竟文章歸第一,王郎后發獨爭先。
一雨凈昏氛,捷音恰到門。高流飛送客,芳樹笑迎人。聞喜眉生色,言歸腳有神。明朝桐嶺上,看我少年身。
而今風雨更凄迷。螓首那堪回。狂飄飛絮,相思空寄,腸斷歸期。一燈如豆沉沉夢,何處聽荒雞。巢痕難覓,天涯地角,燕子都非。
柳邊村徑逐門成,聊許閒人到處行。去懶苦憎牛馬走,歸遲生怯鳳凰城。
匣中尺五青蘆葉,鑄自東溟鬼國鐵。八年跋扈欲如何?入眼寒光尚慘冽。
幾生修到揚州住。征鴻本是衡陽侶。裙屐與琴尊。風流昔日春。萍蹤來海上。吟嘯聲猶宕。一卷育盦詩。滄桑不可思。
馬上尋春不見花,藏紅映綠苦周遮。醉鄉眼纈初何有,贏得桃源夢到家。
青田丈人遠見赍,杖策還賞江天奇。屠龍截海我無取,留與山齋琢小詩。
今日是何世,今歲是何年。君看變幻如許,掩袂復奚言。依舊飛還退鹢,對影魂銷黯黯,浪拍夕陽天。回首見帆遠,底處似鄉園。旅懷積,千疊巘,逼鐙前。誰教異地明月,偏向此時圓。盡許高歌破悶,那用憂愁自苦,得過且安便。但愿人長壽,萬事付云煙。
盎盎春泉自滿溪,花藏歸路使人迷。少年誤逐車輪去,芳草斜陽何處堤。
昔我從兄姊,讀書前間屋。雪蕉齋集詩,童稚耳已熟。十三學韻語,陶集親課讀。高韻何所知,呤諷意自足。十五授杜詩,忠愛致諄囑。中年丁世變,山海橫翻覆。艱難百戰余,風雨千家哭。何期孑爾身,不死亦未辱。苦吟習仍在,祖武嗟難續。三復課兒篇,悲風動林谷。
爭說禾中第一家。簪纓厚澤更無加。吉光奕葉盡堪夸。貸粟釜鬻皆典雅,言錢箋啟總高華。清貧況味似梅花。
山接青天欲蕩摩,秋風騷客獨經過。怪來詩句無容和,端為煙嵐發興多。
父昔挈兒輩,竹岙上祖墳。先期辦祭具,事事必躬親。舟中誦祖詩,居遼念兒女。至性潛悲辛,春物為凄苦。如今一尊酒,還似父在時。瑩瑩兒淚滿,地下父豈知。忍哉人間世,一瞑絕萬古。釃酒不及泉,滴淚不入土。但愿死有知,魂魄得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