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同茂秦子與順甫游姚令園分韻
上巳游中得,園亭興未涯。蜂須低罥蕊,雀乳細穿花。
水曲青絲笮,林間白鼻騧。亦知催暮景,寧忍擲春華。
小苑能栽竹,同心有握蘭。愛看春水漫,貪惜酒杯難。
日緩桃花暝,天留薜荔寒。未須論節序,休沐便為歡。
故人同載酒,策馬問柴桑。鴂候千花樂,蠶陰百草香。
共驚醒后字,還促醉馀觴。君借春波浣,緇塵已建章。
上巳游中得,園亭興未涯。蜂須低罥蕊,雀乳細穿花。
水曲青絲笮,林間白鼻騧。亦知催暮景,寧忍擲春華。
小苑能栽竹,同心有握蘭。愛看春水漫,貪惜酒杯難。
日緩桃花暝,天留薜荔寒。未須論節序,休沐便為歡。
故人同載酒,策馬問柴桑。鴂候千花樂,蠶陰百草香。
共驚醒后字,還促醉馀觴。君借春波浣,緇塵已建章。
上巳節出游收獲頗豐,園亭游玩興致無盡。蜜蜂觸須低掛花蕊,幼雀穿梭于花叢間。曲折水邊系著青絲繩,樹林里有白鼻黃馬。雖知暮色將臨,怎忍心辜負這春日芳華。小苑中能栽竹,志同道合者手持蘭花。愛看春水漲漫,難舍手中酒杯。日光舒緩,桃花在暮色中朦朧,天空似留著薜荔的清寒。不必計較時節順序,休假便是歡樂。老友一同載酒,騎馬去尋訪柴桑般的閑適之地。杜鵑啼鳴時百花歡樂,蠶桑成蔭處百草飄香。一起回味醒后詩句,又趕忙飲盡醉后余酒。你借春波洗去,那來自京城的塵埃。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
罥(juàn):纏繞、掛。
雀乳:幼雀。
笮(zé):繩索。
白鼻騧(guā):白鼻黃馬。
暮景:暮色。
春華:春天的花朵,代指春光。
握蘭:手持蘭花,比喻志趣相投。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
休沐:休假。
柴桑:東晉陶淵明故鄉,代指閑適之地。
鴂(jué):杜鵑鳥。
緇(zī)塵:黑色灰塵,喻指京城的污濁。
建章:漢代宮殿名,代指京城。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上巳節是古代人們出游踏青的節日,詩人在這一天與友人茂秦、子與、順甫同游姚令園。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雅士有較多的閑暇時間進行社交和游玩活動。詩人在游玩中感受到春日的美好,與友人相聚的歡樂,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上巳節與友人游園的歡樂場景,表達對春光的珍惜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情感真摯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昔年幸獲叨文會,今日那知死別離。我輩正懷瞻北斗,先生何忽跨南箕。濟人誰施囊中藥,傳世空遺篋里詩。道路行人盡流涕,況予深荷叔牙知。
鄭履聲傳,倪經業紹,半千賢運重開。妙年闊步,高折桂枝回。卿月郎星歷遍,都貪把、符竹南來。棠陰永,仍持玉節,臬事副欽哉。吾生,真幸會,舊家桃李,曾費栽培。更春風次第,吹到寒荄。遙望紱麟祥旦,霄躔邈、阻奉瑯杯。誰知道,清源路遠,直上即蓬萊。
曾透西來最上機,尚馀習氣學詩癡。尋常好句從何得,翠竹黃花總是詩。
棘闈粉署隔重墻,校藝分官屬正郎。五夜風簾燒蠟燭,九天冰樹劑龍香。周旋接武尚書履,供帳留茵御史床。臚唱閤門春色曙,侍臣應奏慶云章。
洞庭高秋乃無事,洞庭主人獨多才。滿天如水烏啼夜,寫出寒蟬濕兔來。
五柞宮中過臘看,萬年枝上雪花殘。綺窗夜閉玉堂靜,素綆朝穿金井寒。
裊裊西風起白蘋,妖紅媚綠看成塵。九衢車馬如流水,盡是邯鄲夢里人。
一卷麻衣易洗心,弦琴山水是知音。有時槃礴晴窗下,隨手云煙噴曉林。
芙蓉半是離人淚。紅痕染就秋江水。哀雁一聲聲。可憐長短亭。垂楊江上樹。解系人愁住。殘照掛西山。何時君復還。
生意津津樂趣深,一犁春雨萬家金。繞畦菜莢初生甲,出水秧苗漸露針。藻漾池心魚撥動,花藏葉底蝶穿尋。就中興思知多少,盡是東皇發育心。
君不見東家叟,昔日容華今老丑。君不見西家翁,昔時豪富今貧窮。盛衰美惡反覆掌,造化小兒劇罔兩。敝車羸馬聊自儲,蕩意平心恣歡賞。人心險阨如山川,行路之難君所諳。有酒盈尊肉盈幾,明日咸陽過趙李。
紅葵翠艾動千門,惟有蒼梧霧雨昏。《離騷》歌舞湘妃怨,宋玉如花合斷魂。
閭里靜無事,野塘春水生。好風時獨立,芳草共閑行。閏月遲春候,輕陰弄晚晴。鄰炊煙火動,下舍晚雞鳴。
昔年官守在銅臺,兩檻疏篁手自栽。勁節濃陰還在否,清風應為故人來。
先生德業超流俗,遠近咸推君子儒。蜀郡未消司馬渴,彭城已發范增疽。雖無好爵書華表,卻有芳名照海喁。今日九泉歸葬處,澗聲嗚咽助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