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候送郭總戎不至二首
戴星出西樵,見月望三水。愁愆美人期,君命恐不俟。
朔風吹船頭,寒沙齧船趾。開蓬瞻停云,未忍中道已。
厥明泊水涯,樓船來未來。舍舟步曲岸,登高望所懷。
所懷久不至,渺渺令人猜。自古難前期,人事多好乖。
戴星出西樵,見月望三水。愁愆美人期,君命恐不俟。
朔風吹船頭,寒沙齧船趾。開蓬瞻停云,未忍中道已。
厥明泊水涯,樓船來未來。舍舟步曲岸,登高望所懷。
所懷久不至,渺渺令人猜。自古難前期,人事多好乖。
披星戴月離開西樵山,望著月亮前往三水。發愁錯過了與友人的約定,怕耽誤了君命。北風勁吹船頭,寒沙侵蝕船底。打開船篷仰望停滯的云朵,不忍半途而廢。第二天船停在水邊,不知樓船來沒來。離船漫步曲折岸邊,登高眺望心中思念之人。思念之人久久不來,渺渺然讓人猜測。自古事情難以預先確定,人事常常不順遂。
戴星: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
愆(qiān):錯過,耽誤。
美人:這里指郭總戎。
俟(sì):等待。
齧(niè):同“嚙”,咬,這里是侵蝕的意思。
厥明:第二天。
乖:不順遂。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在三水等候郭總戎,郭總戎未按時到達,詩人由此創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懷著對友人的期待和對使命的責任感等待。
這首詩主旨圍繞等待友人不至展開,突出了等待的愁緒和對人事無常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景交融,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徒聞管弦切,不見舞腰回。賴有歌梁合,塵飛一半來。
五月紅蓮繁盛時,隼旆同賞郡南池。 額名舊載零陵志,碑字新鐫子厚詩。 采藥銜杯愁滿滿,折花行令笑遲遲。 明年歲熟歌聲穩,伴醉清香宛是誰?
重譯新離越裳國,一枝都掩桂林香。 養成崖谷黃蜂蜜,羞死江湖白藕房。
公無渡河,公無渡河, 止公不已將柰何。九淵噴雪舞饞鱷, 百里吼雷翻怒鼉。平地往往猶風波, 況此瀰漫秋水多。
夜來采石渡頭眠。月下相逢李謫仙。歌一曲,別無言。白鶴飛來雪滿船。
平明霧靄雨初晴。兒子敲針鉤成。香餌小,繭絲輕。釣得魚兒不識名。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離愁 一作:離情)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