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詩二首 其二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
悔不學彎弓,向東射狂胡。
偶從諫官列,謬向丹墀趨。
未能匡吾君,虛作一丈夫。
撫劍傷世路,哀歌泣良圖。
功業今已遲,覽鏡悲白須。
平生抱忠義,不敢私微軀。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
悔不學彎弓,向東射狂胡。
偶從諫官列,謬向丹墀趨。
未能匡吾君,虛作一丈夫。
撫劍傷世路,哀歌泣良圖。
功業今已遲,覽鏡悲白須。
平生抱忠義,不敢私微軀。
早知道會遭遇亂世,年少時讀書就是白白浪費時間。后悔沒有學習彎弓射箭,去向東射殺那些瘋狂的胡人。偶然位列諫官之職,錯誤地在宮殿臺階前奔走。卻沒能匡正我的君主,白白做了一回大丈夫。撫摸著劍為世間的道路而傷感,悲哀地歌唱為美好的謀劃而哭泣。建立功業如今已經晚了,對著鏡子悲嘆自己的白胡須。平生懷抱忠義之心,不敢為了自己的微小身軀而自私。
謾:徒然,白白地。
狂胡:指當時的侵略者。
諫官列:指擔任諫官的職位。
謬:錯誤。
丹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借指朝廷。
匡:匡正,輔佐。
良圖:美好的謀劃。
此詩可能創作于國家動蕩、戰亂頻繁時期。詩人看到國家受外敵侵擾,自己雖有官職卻無法施展抱負,匡扶君主拯救國家,因而感慨時光流逝,功業未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悲憤。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渴望報國卻無奈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堂前堂后盡芙蓉,晴日烘開萬朵紅。不把一樽酬勝賞,忍看憔悴落霜風。
小沾清露細搖風,養得新花次第紅。客至莫教樽酒燥,朝吟夕賞未知窮。
少年嘗記作西游,尤蕊奇葩夾道秋。今日家園開爛熳,恍疑身在蜀江頭。
不辭晨起立秋風,為愛濃芳露滿叢。若比洛陽花盛品,萬枝開遍瑞云紅。
攜觴日日繞珍叢,未必歡情盡醉中。卻怕后時無意思,殺風景似范家翁。
一別從京洛,相逢向海邦。
倦游憐舌在,多病覺眉龐。
佳處隨山屐,馀生付酒缸。
新詩眩老眼,細讀傍寒窗。
朝霞微紫遠天藍,
初日融波色最酣。
正是暮春三月里,
鶯飛草長憶江南。
晚云添殺氣,
夜角送邊愁。
年少輕生者,
于今已拜侯。
雪釋溪流急,煙凝暮色幽。
鐘聲松際寺,鐙影竹間樓。
蹭蹬身猶昨,縱橫愿未酬。
何堪更春景,取次赴閑愁。
石湖樂事漫吳臺,茅屋今宵也一回。上客門前探節到,小兒城里買燈來。生香竹葉迎春熟,活色蓮花映火開。妝點太平須要此,百年常覆掌中杯。
堂帶春星月滿臺,勸君且飲一千回。休言美酒消愁得,亦被華燈送老來。急管繁弦聲乍合,千門萬戶夜齊開。明年佳節依然在,分付春光駐此杯。
冷硯敲秋,枯筇倚晚,西風斜掠平楚。芋熟湖田,楓明水巷,先放煙鴻飛去。
還似春時節,掃不盡、閒愁吹絮。暖紅院落誰家,迎寒猶試簫鼓。
此際青門曾住。記曉碾霜輪,未教離阻。老大才華,凄涼身事,銷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圓月,怕靜夜、窺人良苦。待問梅花,何時香拂衫縷。
斷紋呵護土花間。留與后人彈。錦囊共貯先存敬,待焚香、誰敢輕看。傳出忠肝義膽,勝聞流水高山。
逋臣含淚望天關。坐鼓幾曾閑。物經兵火消磨盡,只良才、千載依然。當有冰霜勁節,凄清聲在鳴弦。
白云黃鶴跡成遺,何獨當年丁令威。
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間再到子孫非。
笛聲吹斷秋江黯,月影飛來夜漏稀。
大醉倚樓呼費?,蓬萊山下幾斜暉。
錢塘江上云如狗,一片頑石露粗丑。
苦竹叢叢本嶺煙,毛松落落千行韭。
道旁時榜趙州茶,室中不戒聲聞酒。
更問如之與如何,便是頸上重加紐。
少年曾盜子胡狗,父母不容親戚丑。
每到僧房索布衣,更向佛頭種蔥韭。
讀書十年未識字,持戒三生不斷酒。
恁有一般可笑人,逢著師尼便解紐。
法律為詩書,周召盡刑馀。
漢興承秦弊,羅織不遑居。
邈哉雋子母,好生復太初。
聞獄多平反,言笑始自如。
秋肅布春陽,訟理永終譽。
執地盡若此,囹圄慶空虛。
十處住山今已老,
半生云水未忘機。
今朝又作浮山夢,
暗寫愁腸寄與誰。
鼎食寧論似素封,西江朱履盡相從。
趨前拜客觴頻送,虛左迎人轡愈恭。
門約白云為八鶴,城連紫氣是雙龍。
由來仙者多能俠,期爾香爐第幾峰。
合去趨華闕,難教滯陋邦。
悲鳴憐老驥,迎吠厄群龐。
便腹書千篋,濡頭酒一缸。
懷君夜不寐,落葉打空窗。
烏篷十日風兼雨,初見春波日影融。
家在微茫蒼靄外,舟行窈窕綠灣中。
鸞飄鳳泊年年事,水秀山明處處同。
雙照樓中人底似?莫教惆悵首飛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