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窩銘
安莫安于王政平,
樂莫樂于年谷登。
王政不平年不登,
窩中何由得康寧。
安莫安于王政平,
樂莫樂于年谷登。
王政不平年不登,
窩中何由得康寧。
沒有比君王政治清平更讓人安心的,沒有比糧食豐收更讓人快樂的。如果君王政治不清平、年景不好糧食欠收,我這安樂窩中又怎么能安寧康泰呢。
王政平:君王的政治清平。
年谷登:糧食豐收。
康寧:安寧、安康。
邵雍生活在北宋時期,社會有一定的矛盾和問題。他寫下此銘,反映出對國家穩定、百姓富足的期望,也體現其身處安樂窩卻心系天下的心境。
此銘主旨是強調國家政治和農業收成對個人安樂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觀點鮮明,直接將個人安樂與國家命運聯系,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文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攘攘終朝見,悠悠卒歲疑。詎能分牝牡,焉得有蝝蚳。徙市竟何意,生涯都幾時。巢由或逢我,應似我相期。
風雨滿西樓,松間細水流。獨懸孺子榻,誰泛剡溪舟。佳境能留客,深杯可散愁。待君攜杖屨,同去看龍湫。
流水瀉危橋,清風灑虛閣。山下有行人,山花對人落。
憐君歸橐路迢迢,到得茅齋轉寂寥。應嘆藥欄經雨爛,土肥抽盡縮砂苗。
秋日湖干爽氣橫,更逢初曙景逾清。煙收遠樹山徐出,月落寒濤水正平。漁唱忽隨霜露起,扁舟共載幾人行。平吳事業今誰在,一領蓑衣萬古情。
寒雨滿城詩客孤,秋風萬山帽人少。何如對床千古心,白發黃花傲昏曉。
魂夢滿江飛。茫茫何處歸。和煙雨、千里霏微。芳草不知人有怨,愁望處,只萋萋。不用接天低。王孫路已迷。恨羅裙、色映東西。淚共風花相遠近,烏柏下,覓香閨。
患難君臣骨肉同,旅廬鱗雜費宸衷。太官供具方茲褊,大第酬勛孰與隆?陸九解衣驚受寵,冬郎留燭愴懷忠。一樓不似鳴稽古,在莒能忘涕淚中?
九重朝遣使邊郵,敢謂賢勞萬里游。堂上蘋蘩須自薦,客邊饑渴莫深憂。長安兒女三秋別,明月關山兩地愁。問我今宵何處宿,居庸關上自旄頭。
萬匯爭儇媚。自當時三閭去后,無人結佩。記取金閨滋九畹,曾與素心相對。和露種馨香未墜。一卷離騷才注罷,縱當門也要勤澆溉。羞叢伍,閒蕭艾。那知天意容憔悴。任幾番摧燒拉雜,許多顛沛。唯有孤芳難采擷,脈脈自開石背。看搖落霜天冷晦。品量群芳誰弟一,有靈芬超出群芳外。思空谷,寄深慨。
風卷江湖雨闇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聞有高荷相次開,綠云深護紫霞杯。公曹清切人難到,自繞池邊去復來。
里中諸老皆公識,破戒相過問故人。顧我那能來重客,知公不薄少年新。
真正道流行腳去,護身符子不須擔。國師實為耽源切,不是臨岐作對談。
后園平日引春渠,浴鳳翔鴛兩自如。一旦繡衣來簿責,馀災猶得及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