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二首
羊車絕妙年時,照眼玉明花秀。弱態珊珊,戌削柳枝風揉。羅巾掩抑歡蘭語,淺笑橫波低溜。悵殘陽、銀杏晚鴉歸處,喚人分手。
喜登場、再見氍毹輕蹴,畫燭交光如晝。一縷云凝,宛轉唱殘紅豆。聞歌睹影消魂死,不憶鳳裙鸞袖。任春風、十里珠簾高揭,懶重回首。
誰知重得逢君,卻在荒江茅屋。注眼相看,惜殺僬花悴玉。旗亭百首凄涼句,空寫愁腸萬曲。竟何堪、惹起風狂雨橫,摧蘭殺菊。
故知來、決絕有情無語,嗚咽啼珠簌簌。拆斷連環,天也妒人心足。好風明月羞重對,此去前途未卜。這情懷,分付殘春杜宇,一年年哭。
羊車絕妙年時,照眼玉明花秀。弱態珊珊,戌削柳枝風揉。羅巾掩抑歡蘭語,淺笑橫波低溜。悵殘陽、銀杏晚鴉歸處,喚人分手。
喜登場、再見氍毹輕蹴,畫燭交光如晝。一縷云凝,宛轉唱殘紅豆。聞歌睹影消魂死,不憶鳳裙鸞袖。任春風、十里珠簾高揭,懶重回首。
誰知重得逢君,卻在荒江茅屋。注眼相看,惜殺僬花悴玉。旗亭百首凄涼句,空寫愁腸萬曲。竟何堪、惹起風狂雨橫,摧蘭殺菊。
故知來、決絕有情無語,嗚咽啼珠簌簌。拆斷連環,天也妒人心足。好風明月羞重對,此去前途未卜。這情懷,分付殘春杜宇,一年年哭。
當年你坐著羊車,光彩照人,如玉般明潤,似花般秀麗。身姿柔弱輕盈,如風中柳枝搖曳。你用羅巾掩著口輕聲細語,淺笑盈盈,眼神含情流轉。可嘆夕陽西下,銀杏樹上晚鴉歸巢,我們在此分別。后來我滿心歡喜地再次見到你在紅地毯上輕盈起舞,畫燭交相輝映,亮如白晝。你歌聲婉轉,如云朵凝聚,唱完了紅豆相思曲。我聽著歌聲,看著你的身影,幾乎要魂消魄散,甚至忘了你那美麗的衣裙。任憑春風吹起十里珠簾,我也懶得再回頭張望。誰能想到再次與你相逢,卻是在荒江邊的茅屋。我定睛看著你,心疼你容顏憔悴。在酒樓里寫下百首凄涼的詩句,也只是徒然抒發心中萬種愁緒。怎能忍受這狂風暴雨般的打擊,摧殘著你這如蘭似菊的佳人。本以為就此決絕,你卻默默無語,淚水簌簌而下。就像拆斷的連環,上天也嫉妒人心的滿足。美好的風光和明月我都羞于再面對,此去前途未卜。這份情懷,只能托付給暮春的杜鵑,讓它年年啼哭。
羊車:古代一種制作精美的小車,這里可能代指乘坐羊車的美人。
戌削:形容柳枝柔弱細長的樣子。
氍毹(qú shū):一種毛織的地毯,這里指舞臺。
紅豆:象征相思。
旗亭:酒樓。
連環:比喻美好的關系或情感。
杜宇:杜鵑鳥,傳說其啼聲悲切。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與佳人從美好相遇、分別到再次重逢的過程,重逢時佳人已容顏憔悴,結合詞中情感,或許當時社會動蕩,兩人命運多舛,詩人借此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圍繞與佳人的情感經歷,通過今昔對比,突出命運的無常。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意象豐富,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憔悴徒為杞國民,托根江渚逐風蘋。惟將白發爭歧路,轉憶青山多故人。
兒女且休縈夢思,乾坤倘復寄閒身。霞光晚翠蘢蔥外,苦自沈吟誰問因。
數枝疏索晚風低,誰道垂楊綠乍齊?來抱一蟬吟不斷,去飛雙燕路猶迷。
閒情偶遞關山曲,巨浪遙翻海岱西。天上擬將銀漢水,下為秋雨洗虹霓。
野坂微聞禾稻香,飛飛黃雀漫相將。老農撥食兒童笑,午日流煊暮雨涼。
天路九衢終不到,人間一宿即為鄉。深宵起立東階望,玉箸遙連斗柄長。
日步秋原夜坐樓,夏峰猶是亂云頭。酒場未困身先病,夢地無歡醒更愁。
何處微風回小草,竟忘孤月照遐陬。巢云鳳子應岑寂,竹實丹誠苦莫投。
作計桃源向四明,奔山奔水接檐楹。鄉鄰比視龐公隱,寇盜應知王粲名。
濤白掀天迷大浹,海青傍午下空城。我家更在三交外,戰地閒花又落英。
已覺春如許。更誰將、綠枝低插,暗蒙湖雨。雪鷺經過渾不見,為是柔條容與。
恰閃出、紅廧琳宇。曾憶停橈浮碧嶼,聽歌頭、信有漁郎住。
雙翠鳥,拉煙去。
漫來行客增愁緒。便刪除、鄉關綿渺,望歸何處。破帽橫肩看鬢影,忽又拍來飛絮。
只贏得、零星攢聚。暫約東風重款款,貰村醪、細共斜陽語。
徐欲動,萬千縷。
凡百傳聞過其實,一朝眼見徒相懸。藝林得名更莫據,柰于姚子獨不然。
初聞意氣甚兀傲,及見溫溫探清淵。又聞文筆近靡漫,詠史骨格張老拳。
任昉素門擅夙譽,杜牧風騷比其妍。側側鷹隼排長翮,翩翩驊騮綴連錢。
我謂藏器待礱錯,如君乃不虛歲年。猛追白日無停馭,壯士力策羲和鞭。
足躡昆崙碎冰雪,手持芙蓉揮云煙。會當元圃振金石,錦囊采筆人爭傳。
鳧鷗蒼茫佇???,朝窺霞綺暮星躔。明知龍駒絕扳附,且忘老朽相追鶱。
滟澦拓瞿唐,二孤障瀾蠡。 大哉神禹功,天地相終始。
縹緲神京開洞府。遇廣寒宮女。問我雙鬟梁溪舞。還記得、當時否。 碧玉詞章教仙侶。為按歌宮羽。皓月滿窗人何處。聲永斷、瑤臺路。
風流東閣題詩客,瀟灑西湖處士家。 雪冷江深無夢到,自鋤明月種梅花。
積雪沒蘭溪,鄰州望不迷。波中分雁宿,樹杪接猿啼。 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攜。故山新寺額,掩泣荷重題。
邊草早不春,劍花增濘塵。廣場收驥尾,清瀚怯龍鱗。 帆色已歸越,松聲厭避秦。幾時逢范蠡,處處是通津。
適看鴻雁岳陽回, 又睹玄禽逼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 任從蛛網任從灰。
一染浮名十五春,強隨時態役天真。 何年卜筑茲山下,卻笑區區世路人。
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 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 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