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十詠 其十 南園
西施臺下見名園,
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問吳王當日事,
后來桃李若為言。
西施臺下見名園,
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問吳王當日事,
后來桃李若為言。
在西施臺下能看到這座著名的園林,園里百草千花格外繁茂。想要詢問吳王當年的事跡,后來的桃李又該如何訴說呢?
西施臺:與西施相關的樓臺,可能是紀念西施或與她活動有關的建筑。
特地:格外、特別。
吳王:指春秋時期吳國的君主,這里可能主要指夫差。
若為言:該怎么說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蘇州時。蘇州歷史悠久,有諸多與春秋時期吳國相關的遺跡。詩人在游覽南園時,看到園中的繁花,聯想到曾經的吳王夫差和西施等歷史人物,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其突出特點是以景引情,借眼前之景引發對歷史的追問。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也體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關注和獨特的歷史感悟。
江南憶,最憶是紅橋。
水榭四圍闌六曲,晴波一折柳千條。
明月夜吹簫。
春晝慈闈靜,
宮簾日上徐。
焚香開竺典,
滴露寫仙書。
落落燕山路,勞勞楚客身。莫尋彈鋏伴,且作灌園人。白眼誰堪傲,青樽自慰貧。桃源今負郭,借住豈緣秦。
高柳拂清池,名花開自遲。染猩山躑躅,堆雪野酴醾。亭子留行李,園丁烹伏雌。再聽渾不厭,隔水囀黃鸝。
一瓶高掛白如銀,司馬當壚祇為貧。
巖下拂云丹桂發,籬邊傲雪菊花新。
青山憶爾能招隱,猿鶴憐余偶結鄰。
折葦渡江將入社,平原十日飲為真。
輕寒乍暖試晴和,風送春聲入棹歌。雨細有痕秧正綠,濃香如蜜菜花多。
庭院無人燕語長,小田撒雨稻苗香。蒹葭影里和煙臥,紅樹蟬聲滿夕陽。
半天寒色在啼鴉,紅樹青山日欲斜。村市獨歸江路熟,秋風初冷稻吹花。
楓落吳江小雪天,夜寒應聳作詩肩。風林葉脫山容瘦,看到梅花又一年。
時事年來不必聞,長林片影日懷君。
齋廚澹泊收黃獨,松壑參差養白云。
江上夢回南浦月,天涯人老《北山》文。
精藍近處前賢宅,流水淙淙送夕曛。
游子昔歸來,歡迎倚閭色。能于凍雪底,引得春風直。
游子今歸來,華姿正徘徊。春風若有淚,獨勸游子揮。
不如天涯無還期,不見春風傷客時。
天上瓊花次第垂,且教微霰向塵飛。玉糅重見嬌飛燕,鶴舞初疑老令威。農事預知三徑樂,釣舟遙憶五湖歸。夢回陡覺衾裯薄,應是迷空一尺圍。
回瞻一色暮云垂,癡雀相看凍不飛。地辟爛銀窺佛界,班連萬玉想天威。輕明照日千山靜,寒碧浮江一棹歸。見說孤吟清到骨,知君不羨妓成圍。
一晌紅樓風景,卻好垂楊煙暝。
倩魂深怕不分明,雙指湖山影。
未到彩云殘,忽被疏鐘警。
月痕花韻轉迷離,冷夢和香醒。
云晴天宇凈,墟里上炊煙。
落日千山暮,秋心一雁先。
孤城連朔漠,野水自澄鮮。
愁對霜華冷,黃花著意妍。
屏息銜枝枚疾趨,驚逃蟊賊尚糊涂。
樓船驀地來王浚,金鼓從天降亞夫。
再歲相持同伐魏,經旬克捷笑平吳。
瘡痍滿眼堪嗟悼,全賴諸公善后圖。
未徹根源肯便休,
煉磨三種愈精修。
發輝自己光明藏,
抹過俱胝一指頭。
碧沚渺秋思,飄鸞淡霧姿。
明珰一以獻,玉佩解要之。
子夜芙蓉曲,秋風蘭菊辭。
卻看銀漢側,牛女別經時。
江南憶,最憶是燈船。
鳳尾裙兒人按曲,蝦須簾子月窺筵。
波底照嬋娟。
春曉慈闈啟,
君王奏問安。
和聲調嶰管,
歡頌獻椒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