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八首 其六
綿綿遠道短長亭,死別生離幾度經。
枯樹何堪悲庾信,青山有幸葬劉伶。
花如常好誠妖物,人到多情見性靈。
柳折渭城高唱處,陽關奚忍把杯聽。
綿綿遠道短長亭,死別生離幾度經。
枯樹何堪悲庾信,青山有幸葬劉伶。
花如常好誠妖物,人到多情見性靈。
柳折渭城高唱處,陽關奚忍把杯聽。
漫長的道路上有無數短長亭,生死離別經歷了好多次。像庾信那樣對著枯樹悲嘆又怎能承受,青山有幸埋葬了劉伶。花總是那么美好,這實在像妖物一樣讓人迷惑,人到了多情的時候才能展現出本性和靈氣。在折柳送別、高唱《渭城曲》的地方,怎么忍心再舉杯聽那《陽關曲》呢。
短長亭:古時設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常用作餞別處。
庾信:南北朝時期文學家,作有《枯樹賦》,借枯樹抒發身世之感和亡國之痛。
劉伶:魏晉時期名士,以好酒著稱,死后葬于青山。
渭城:指《渭城曲》,又名《陽關三疊》,是送別之曲。
陽關:指《陽關曲》,也是送別之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多次提及生死離別來看,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較多離別之事后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動蕩、變遷,人們聚散無常,詩人借此詩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生死離別展開,通過用典和借景抒情等手法,深刻表達了離別之痛和對人生的思考。其特點在于巧妙運用典故,使詩歌富有文化底蘊。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創作水平和情感表達能力。
紅燭青衫舊著魔,淚痕常比酒痕多。浮生有夢難逢蝶,紅拂毋勞送眼波。
南盡大海涯,北走邯鄲道。壯士懷四方,一身寧自保。揮劍沙漠間,千金市騕裊。紅顏能幾時,常恐秋露蚤。努力事明君,葵藿以為飽。
十八侍中郎,春深侍建章。呼盧金戺側,蹋鞠玉樓旁。夜賜離宮酒,朝薰異國香。可憐秦殿女,向月卷羅裳。
誰謂此池小,遠將天漢通。分明涵列宿,迢遞引來風。松竹凌虛碧,軒窗倒影紅。高明推李杜,不負傅巖功。自倚杖九節,時攜書一通。石橋照影水,竹檻納涼風。高柳參天碧,新蓮映日紅。由來帝何力,況數濟川功。
侍臣暫出五云鄉,總是皇朝恩浩滂。九品官非閑處著,千鈞弩在甲中藏。幾年忠疏流封內,萬里懸旌歸帝傍。他日賜環承顧問,好將民瘼答君王。
黃金礦深穴,奇價論都會。為生若薅田,取穫在宴歲。年華去流水,豈惜是日醉。吾言勝揮戈,敢任老景退。
天高秋景澹,山水更清奇。落雁云邊盡,征帆日下遲。郎官披繡闥,仙樂動朱絲。忽見芙蓉發,將貽遠道思。
酒名忘憂物,未盡酒所長。醉后忘我身,安得憂可忘。我飲初不多,不可無一觴。平生難為酒,甘醴斷不嘗。要與水爭色,仍復菊敵香。氣盎春午花,味凜秋旭霜。三杯合自然,一滴詣醉鄉。朅來困行役,名酒安可常。甘淡俱不擇,芳冽那得將。酒味何必佳,一醉徑投床。但令有可飲,不醉亦何妨。
東岳行宮每每分,金方元氣祇孤尊。千秋像設嚴誰瀆,萬劫兵殘巋自存。肅肅陰風秋倍早,沉沉云樹日長昏。杜陵老子何多累,空憶真源只漫論。
山作青龍左右盤,扶桑西影拂桑乾。日月光華朝萬國,天留北海作長安。
春晴隨意出南城,尊酒花前得共傾。留客強陪今日醉,聽歌不似少年情。
折得瑤花第一枝,清明時節寄他誰。絕憐天上無真色,虢國夫人淡埽眉。
四德周全一品王,毛穎熠熠自生光。山齋雨寂秋風起,一掃溪藤萬丈長。
去歲離南去,今年自北歸。過淮渾酒賤,出水白魚肥。落拓同誰語?孤高與世違。最憐譙國子,潦倒說兵機。
去去向天涯,長車更短車。夜涼欲騰霧,風好似乘槎。一路繁燈火,殊方野草花。月生攜海氣,能到石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