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邦憲二首
才名入洛未相逢,我憶云間陸士龍。明月扁舟何處路,為君持楫下吳淞。
譚詩匡鼎解人頤,豈似朱游折角時。三泖煙中吹笛去,流波空訊十年期。
才名入洛未相逢,我憶云間陸士龍。明月扁舟何處路,為君持楫下吳淞。
譚詩匡鼎解人頤,豈似朱游折角時。三泖煙中吹笛去,流波空訊十年期。
你才名遠揚卻與我未曾相逢,我想起云間的陸士龍。明月下駕著扁舟不知你在何處,我愿為你持槳順吳淞江而下。你談詩如同匡鼎讓人歡笑,哪像朱游折角時那般剛直。在三泖的煙霧中吹笛離去,流逝的水波白白詢問著十年之約。
才名入洛:才名遠揚。陸士龍:陸云,字士龍,西晉文學家,這里借指朱邦憲。持楫:持槳劃船。譚詩:談詩。匡鼎解人頤:匡鼎即匡衡,善于解說《詩經》,令人歡笑。朱游折角:朱云性格剛直。三泖:湖名。訊:詢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朱邦憲才名遠揚卻未曾相逢,詩人對友人十分思念,于是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朱邦憲的思念。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借景抒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重視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十年不作清都夢,直道受知自圣君。恩重江湖來召命,秋深鴻雁惜離群。公卿不貴深持法,竹帛還期早策勛。預報商霖今有兆,為公指點出山云。
大野喧豺虎,深林集羽毛。天空云氣盡,夜久月輪高。士卒悲秦戍,兒童唱董逃。此時空感慨,漂泊嘆吾曹。
金節蕩天風,瓊卮對海月。會當驂白螭,飛向蓬萊闕。
風捲珠簾掛玉鉤,綵云開處望仙儔。妍姿不逐東君去,日照斜暉上小樓。
白簡威猶凜,青山興已濃。鶴閑云作氅,駝臥草埋峰。跪屨若可教,卜鄰應見容。因公問回老,何處定相逢。
大道幽玄。似月滿寒空,水湛深淵。皎潔澄清,鑒物無私,端的此理難言。問高人遙指,指落花飛絮翩翩。草連天。嘆黃花翠竹,何異真禪。云山萬重斷續,更寂寥溪壑,冷浸石田。霧鎖松亭,風輕蘭榭,時憑凈幾忘詮。對虛堂瀟灑,灰心性一味翛然。與誰傳。有瓶盂燈火,瓦鼎沉煙。
頂門開處即玄關,白日青天去不還。多少幻形俱脫化,獨留仙掌在人間。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憐。由來剛介有摧挫,歲寒然后知真堅。虛堂無人清氣會,日滿高林風影碎。漆園胡堞去茫茫,今落瀟湘蒼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懷。雪霜紛糅嘉實晚,不知鳳凰來不來。
輶軒使者安南來,紫泥封詔行風雷。濕云翻空海波立,鐵網山裂狂蛟摧。神京煌煌鎮無極,火鼠燭龍窮發北。彈丸之地何足論,蚯蚓為城霧為域。瘴江如墨黃茅昏,群蠻渡江江水渾。千年白雪不到地,十月青梅猶滿村。赤腳搖唇矜捷斗,竹箭藏蛇雜猿狖。崛強曾誇井底蛙,低徊自比泥中獸。龍飛天子元年春,萬邦執璧修臣鄰。朱干玉戚廣庭舞,笑問銅柱今何人?君不聞重譯之人越裳氏,有道周王輸白雉。又不聞防風之骨能專車,神禹震怒行天誅。李侯桓桓水蒼佩,舌本懸河四方對。后車并載朝未央,稽顙九拜乞取金印歸炎荒。
聽風聽雨,數載同林鳥。判牘役形神,試相看、何人不老。岱云淮月,踏寸寸征塵,鸕鶿笑。鴟鸮叫。失卻當年少。臨池日課,早契坡公妙。幸健筆如椽,雨香亭、堪容舒嘯。書生結習,已自誤功名,過嶺轎。游山纛。一任時賢好。
大江瀉奔流,浩蕩去不息。青岑列兩岸,倒影搖空碧。樓高野陰闊,錦樹覆沙驛。帆落天際云,人歸渡頭夕。緬懷滄洲趣,萬里見秋色。長嘯倚西風,因之豁胸臆。
兌高山水目清暉,雨勒孤云放縱飛。多謝炎涼摧溽暑,更闌靜極忽僧歸。
平生用世守遺經,老去真為國典刑。班馬文章高漢代,夷夔禮樂重虞廷。身輕似得長生術,名就猶當未暮齡。人物斗南稱第一,他年汗簡有馀青。
冥冥濛濛方寸天,不知所以然而然。無根老槎濕風煙,霾云懜懂棲蒼玄。晴窗開卷作三叫,看得米家神氣小。濃蘭涂墨幻東西,污我瀟湘山色曉。
多奇趙北燕南地,還喜超然出冀方。氣習敦龐今復見,馀風千載有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