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力庵崇川花譜吟 其一
筆花燦爛墨花香
寫出金釵十二行
蠡賣窗明眠未起
不知曉夢為誰忙
筆花燦爛墨花香
寫出金釵十二行
蠡賣窗明眠未起
不知曉夢為誰忙
筆端綻放的花朵燦爛,墨汁散發著清香,描繪出金釵排列的十二行。貝殼裝飾的窗前晨光清亮,我仍未起身,不知清晨的夢為誰而忙碌。
筆花:比喻文筆精妙,如筆端生花;
金釵十二行:原指眾多美女,此處借指花譜中形態各異的花卉;
蠡賣:蠡(lí)指貝殼,此處或指用貝殼裝飾的窗戶;賣,通“買”或為筆誤,不影響整體語境;
曉夢:清晨的夢境,暗含朦朧閑適之意。
此詩為題詠友人張力庵所著《崇川花譜》的組詩之一,創作于文人交游之際。詩人通過描繪花譜創作的情景,既贊花譜之精妙,亦體現其閑適的生活狀態。
全詩圍繞花譜創作展開,前兩句贊其筆墨精妙、花卉繁多,后兩句以晨起未起的閑適場景收束,融藝術欣賞與生活情趣于一體,語言清新,意境恬淡。
朝昏變氣候,秋思轉茫茫。
旅病覺寒早,獨眠知夜長。
湖風晴似雨,山月曉如霜。
那更聞新雁,樓頭去數行。
放翁游蜀十年回,
病眼茫茫每懶開。
怪底酒邊光景別,
方紅江綠一時來。
客中蒲酒醉人香,
山半高樓飲海光。
君是還鄉我歸國,
一尊風雨共端陽。
曦射窗煙破,風飄花露寒。鶯聲清夢覺,春色獨憑欄。
鶯囀玉笙細,苔涵碧錦滋。楊花春欲暮,睡起和陶詩。
寂寂閒庭靜,離離春草生。朱簾白日永,空復落花情。
春陰山館閒,云靜松花老。玉琴寂不調,清觴為誰倒。
士女匆匆散,
溪山寂寂然。
龍舟閑似我,
閣起向沙邊。
山城與客醉陶然
日日相陪費萬錢
馬上行人幾時去
一杯我欲助離筵
對奕不如觀,觀不如聽聲。
獨坐無來客,小軒秋雨晴。
思之有百憂,不思了無情。
萬有皆外物,世重我所輕。
默數前死者,愧茲今獨生。
喧者勿喧,歌者勿歌。嗚呼我哀,我哀奈何?
父知兒寒,母知兒饑。我無父母,饑寒誰知?
親在憶親,親沒戀墳?;陻嚯y復,草荒更新。
夜坐秉燭,兄右弟左。同為孤兒,哀哉生我!
抱女置膝,忍涕中悲。兒亦無母,我懷痛之。
燭短夜寒,予心之酸。男兒低頭,顧影自憐。
立國推和議,
輸金息戰烽。
古今嗟一轍,
涕淚灑無從。
黃菊花猶盛,
黃藤酒尚濃。
瓣香祠下拜,
遺像草堂逢。
不見魯公斷石
誰家為礎為杠
筆法錐沙屋漏
心期曉日秋霜
暮雨消煩暑。房櫳□、頓覺秋意如許。天高云杳,山橫紺碧,桂華初吐??胀レo掩桐陰,更苒苒、流螢暗度。記那時、朱戶迎風,西廂待月私語。
佳期易失難重,馀香破鏡,雖在何據。如今要見,除非是夢,幾時曾做。人言雁足傳書,待盡寫、相思寄與。又怎生、說得愁腸,千絲萬縷。
桃源千載鎖煙云
若輩安知古有秦
恐是吳興沈東老
一樽聊復醉詩人
易開終始口,
會理休分剖。
照鏡失卻頭,
引惹波波走。
捧海澆螢意氣遒,處囊幾個得封侯。風胡薛燭無人問,誰信寒光出斗牛。
得失何須問老軍,悠然世事謝紛紜。中山一醉無榮辱,坐對紅顏到夕曛。
眾香國中來,眾香國中去。
人欲識去來,去來事如許。
天下老和尚,錯入輪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