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陳正之團扇畫一魚二首 其二
妙得濠梁趣,任公犗肯吞。
□泉如有待,頭角上天門。
妙得濠梁趣,任公犗肯吞。
□泉如有待,頭角上天門。
精妙地捕捉到濠梁觀魚的意趣,任公子的大犗魚怎會肯吞食。清泉流淌仿佛有所期待,魚的頭角崢嶸似要直上天門。
濠梁趣:化用《莊子·秋水》中莊子與惠子濠梁觀魚辨樂的典故,指畫中魚蘊含自然靈動的意趣。
任公:出自《莊子·外物》任公子釣大魚的典故,此處代指世俗的宏大誘惑。犗(jiè):閹割過的牛,指任公釣魚所用的大餌。
頭角:形容魚的姿態挺拔,有升騰之象;天門:神話中天庭之門,喻指高遠的境界。
此詩為次韻友人陳正之題團扇畫魚之作。宋代文人常以詩畫唱和,詩人觀畫后借莊子典故與想象,既贊畫作之妙,又寄寓個人志趣,體現文人雅集的創作背景。
詩通過題詠團扇畫魚,將畫境與哲理結合,既肯定畫作‘妙得’自然之趣的技藝,又以‘頭角上天門’的想象,表達對超脫世俗、追求高遠境界的推崇,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銅符如可解,皂帽肯歸遲。迂拙人皆笑,功名我自疑。花應團北戶,鳥亦戀南枝。何必山陰守,將歸發誓辭。
矯矯千歲姿,生此眾石間。微厓度巖阿,殷殷起波瀾。幽人一壺酒,日夕自怡顏。安得川上舟,與子相往還。
明窗瑩幾凈無塵,月映幽窗夜色新。惟有梅花無限意,射人又放一枝春。
初日明遠岸,綠蕪滿平川。天宇呈春姿,物物懷芳妍。長堤行車馬,高樓馀管弦。由來大國楚,風景故依然。華亭冠層城,滿城桃與李。微風散晴煙,七澤多春水。龍山集遐眄,章臺見遺址。感物思無窮,對酒差可喜。簪弁從元侯,芳辰奉良宴。海棠映明燭,夜久星河轉。孤舟萬里客,邂逅驚深眷。慚無仲宣賦,荊州乃堪戀。幕府盡時彥,湛輩非所倫。歡言念游子,載酒臨江津。醉別足可惜,俛仰跡易陳。相期崇明德,芳烈垂千春。
鄉曲民多艱,嗷嗷茍朝暮。寄身水火旁,未知生死處。燕雀怡華堂,蟣虱游裈褲。黃鵠何翩翩,逝將千里舉。恨無飛騰術,羨爾淩風羽。
獨跨蒼虬下太清,春風萬里月華明。因君感激為君說,鑿破天機我也驚。
遲月光流始欲悲,可勝孤影照虛幃。秋書仍有參差意,惘悵清燈不自知。
久與君王共苦辛,功成身退肯逡巡。五湖渺渺煙波闊,誰是扁舟第二人。
不須夜夜看太白,天地景氣今如斯。始行夷狄相攻策,可惜中原見事遲。
艱難隨雨雪,邊馬急歸心。趙塞辭句注,秦關向華陰。晴開天井閣,夜聽羽人琴。兩戒河山首,無令壯志侵。
珠林勝境梵王家,冠蓋同游日未斜。碧殿窗寒龍聽法,紺園霜霽鹿銜花。香焚寶鼎隨青藹,樂奏鈞天隔彩霞。卻憶先人曾駐節,西風淚灑倍咨嗟。
茶爽添詩句,天清瑩道心。只留鶴一只,此外是空林。
世上雙親雙老,人間佳婦佳兒。畫堂春風豪邁,眼底斷然真稀。
春滿羅浮四百峰,霞光長護玉芙蓉。壽星福曜中天麗,仙籍重標兩鮑公。
西蜀有神君,高蹤葛翁亞。騎羊綏山來,如馬瞿塘瀉。凍谷見陽春,南薰解炎夏。奉檄趨郡城,下車入田舍。許我石門游,欲往慚衰謝。瀧邑掛冠初,中宿鳴琴罷。舊社客來稀,真風世胥詫。感君遠寄詩,報之惟勸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