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中丞謫居南海枉書相問余值北上不獲面承寄答二首
椷書勞爾寄衡門,知在城西訶子園。我自天涯頻借問,幾人遷客似虞翻。
薄謫何年出漢關,主恩寧不念行間。長安獻賦能相待,應見中丞斧鉞還。
椷書勞爾寄衡門,知在城西訶子園。我自天涯頻借問,幾人遷客似虞翻。
薄謫何年出漢關,主恩寧不念行間。長安獻賦能相待,應見中丞斧鉞還。
你勞心寄信到我簡陋的家門,我已知你謫居在南海城西的訶子園。我遠在天涯也頻頻打聽你的消息,世間有幾個貶謫之臣能像虞翻那樣堅守氣節?輕微的貶謫何時能離開這南方邊地,君主的恩情難道不念及你往日的功績?待我到長安獻上辭賦時若能與你相見,定能看到中丞你持斧鉞榮耀歸來。
椷書:書信,椷同'緘',封藏。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居所,代指作者住處。
訶子園:南海城西地名,章中丞謫居處。
虞翻:三國吳經學家,因直諫多次被貶交州(今廣東廣西一帶),此處以虞翻喻章中丞,贊其剛正。
薄謫:輕微的貶謫。
斧鉞:古代兵器,象征軍權或權威,此處指章中丞復職的榮耀。
此詩為作者回應被貶南海的章中丞書信而作。章中丞謫居期間致信問候,作者因北上未能面見,故寫詩寄答,既慰藉友人貶謫之苦,亦表達對其蒙恩復職的期望,反映清代官員貶謫與朝堂關系的現實背景。
詩通過書信往來的日常場景,展現對貶謫友人的深切關懷。前詩以虞翻自比,贊友人剛正;后詩以'斧鉞還'作結,寄寓復職之盼,情理交融,是清代酬贈詩中體現士大夫交誼的典型之作。
巖桂花開滿院香,
青莎葉底有鳴螀。
人家只在西林住,
雞犬聲中又夕陽。
霸業將衰漢業興,
佳人玉帳醉難醒。
可憐血染原頭草,
直至如今舞不停。
嫣紅細唱桃花曲,
飛白閒吟柳絮詞。
莫遣番風過廿四,
尋芳正是晚春時。
遼海君如管幼安,蕭條一騎客行難。
堠邊星落秦皇戍,戰后云愁漢將壇。
驛路飛沙千里暗,海風吹雪萬山寒。
燈前獨照昆吾劍,長得蛟龍夜夜看。
玉像存深洞,
煙霞分外多。
焚香千騎入,
猿鳥不經過。
竹色蘭香一雨過,兩竿斜日照江波。釣徒豈是忘歸去,家在西巖路不多。
蒼松曾受大夫官,風起波濤五月寒。攲枕幾回聽不厭,竟無清夢到槐安。
蜜葉高枝倚碧天,半擎霜雪半云煙。崢嶸未作蛟龍去,要待青青化石年。
桐江無意戀羊裘,別向江湖買釣舟。捕得鮮鱗堪換酒,不知人世利名愁。
雪里同登我有詩,
可憐同去阻同歸。
扶疏夏木渾如許,
還想吾廬晝掩扉。
磁州好,一段碧云天。陶器鬻來仙佛像,水租收得藕菱錢。吾欲買溪田。
沈吟久,有水恨無山。云碓自舂非御米,煙波雖美欠吳船。久住也堪憐。
請田戎獵凜英風,
萬乘猶知畏筆公。
晚節不容非老禿,
世無明主曷知忠。
千林葉落千峰曉。颯颯西風早。
隔山何處逗鐘聲,回首蒼茫云樹接歸程。
寒鴉古木深秋后。楓葉霜初透。
停車晚步望山頭,又是一行征雁過秦樓。
壯年得疾勢能支,不廢霜螯左手持。
漸喜一杯留好客,未應五斗似當時。
口中舌在時聞句,雪里心安不問師。
去臥淮陽從病守,功名他日許君期。
渺渺關河路,承歡此一行。
水明奩鏡凈,山遠黛眉橫。
度嶺松濤送,歸輿客雁迎。
風霜緣未歷,日日計征程。
逸思駕天風,飄飖出半空。
山川云日里,樓閣畫圖中。
洞隱千年鹿,潭飛萬里鴻。
平生慕仙跡,此地即崆峒。
洺水連雞澤,還從鉅鹿行。
回波無止處,如我望君情。
又見門丞換,何嘗吠犬驚。
新年當把襼,五馬向春明。
誰把冰綃細剪裁,絮飄軒檻粉鋪苔。
千山種遍峰峰玉,九陌開齊樹樹梅。
鶴氅離披驢背詠,漁蓑冷淡鴨頭回。
驂鸞擬赴瑤池宴,飛舞瓊花入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