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書五首 其三
細修佳傳酬知己,
曲就微生賴若人。
一點報恩心獨在,
時時常見夢中身。
細修佳傳酬知己,
曲就微生賴若人。
一點報恩心獨在,
時時常見夢中身。
精心撰寫優秀的傳記來報答知己,委曲成全微末的生存全依賴這樣的人。唯有這一點報恩的心意始終存在,時常在夢境中見到自己(或對方)的身影。
酬:報答,回應。
曲就:委曲成全,指遷就、周全。
微生:微末的生存,或指微小的生命、平凡的人生。
若人:此人,這樣的人(指知己)。
獨在:獨自留存,始終未變。
此詩為《雜書五首》其三,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可能作于詩人晚年或經歷人生起伏后,回顧與知己的交往,感慨對方曾給予的支持與成全,故以詩寄懷,表達未能盡報的愧疚與始終銘記的感恩。
全詩圍繞'報恩'主題展開,通過修傳、念恩、入夢等細節,簡潔而深刻地刻畫了對知己的感激之情。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重情重義的品格與對平凡情誼的珍視。
云無蹤兮雨無跡,事理綿綿有何極。賣金須是買金人,這里若真不相識。
春波澹澹卷寒漪,長日蕭蕭靜竹扉。村舍蠶催桑葉大,山田鹿食麥苗稀。
玉殿香絲縈綵縷,金盆白雪間紅花。子孫千億無疆壽,盡逐東風入帝家。
借病瞞愁,判閑作夢,單枕又驚春半。小揭珠簾,隱隱似聞微嘆。羅帕重、灑淚成鵑,錦箋長、寄書尋雁。莫因循、誤了芳華,柔腸能得幾回斷。題紅前事謾省,空任香銷粉蠹,舞衫歌扇。除卻榴裙,瘦盡楚腰誰見。防夜約、拜月推寒,厭晨妝、蹋青嫌遠。最無情、最是飛花,曉風吹不轉。
春來深慕浴沂賢,野外尋芳亸玉鞭。細柳拂衣濃帶露,好山迎客淡生煙。多慚青史曾無補,一臥滄江巳有年。心事傍人渾未解,謾誇題柱筆如椽。
六館諸生伏下風,少年聲價在黌宮。交游湖海天下士,規矩乾坤心匠中。竹使分符春坱圠,棠陰匝地晝朦朧。新昌人所難為事,人到于今說介翁。
平居撫今昔,幽感惻心魂。遺澤彌梁楚,清操著子孫。園廬聊僦止,饘粥強圖存。三十年中事,凄涼莫重論。每作西南望,沾襟涕泗斑。秋心懸博水,風木拱堯山。誰策遺經美,空存賜服殷。傳□舊祠廟,猶祀峽云間。才拙官宜罷,家貧子亦無。生涯違左計,迂步狎泥涂。落落馀今日,悠悠此丈夫。愁邊霜葉脫,獨立一長吁。
縹緲云藏羽客廬,不妨尋勝小踟躕。鴟夷載酒鶯花處,古錦囊詩簿領馀。百和風輕吹欲醉,萬山嵐凝對憑虛。譚間定笑衰慵客,竹屋高舂尚枕書。
難得重陽稱意晴,雨花臺上暢游情。品泉曾共煎茶到,出郭聊為訪菊行。對景不堪驚物候,登高還欲志澄清。可憐六代都陳跡,俯仰興衰百感生。
上國友多士,三年期一鳴。藝須專必勝,祿逮養為榮。門戶久灰冷,云霄如砥平。五豪同著便,一為起家聲。
飛鳴爭啄赪虬卵,木杪斜陽幾點鴉。紅葉堪書收拾取,不妨分付鄭虔家。
芳洲彌望總荒榛,此物偏沾雨露春。海賈垂涎規互市,夷人嚼血賽媒神。扶留葉嫩供湯使,大腹形同混偽真。樹下莓苔堪健倒,華堂何必錦為茵。
繞芳叢。好春藍尾,依然昨夜東風。甚過卯不教溫酒,經旬忘了梳頭,雨中病中。韶華百五猶濃。藥帶密圍金縷,榴巾暗蹙香紅。問幾許、春愁便如春水,綠窗紗換,素箏塵掩,可禁小滿余寒似剪,初三斜月如弓。粉墻東。流鶯比人更慵。
兒童沉蜥蜴,道士召風雷。人事空多枉,天心自欲回。時非湯世運,地薄楚人哀。云漢憂方劇,聊輸笑口開。
茅屋不知得,春來三月深。蛛絲過游目,鳥語自傷心。謀到野中獲,詩隨景上尋。何人兼吏隱,吾欲再生今。社鼓村村鬧,相看又一年。好懷因出郭,塵肺欲澆泉。山怪云堆惡,林疏日影穿。笑歌驚落帽,無意仰書天。高柳未勻綠,小桃初著紅。兩家斗芳媚,一任付東風。供茗來方士,扶犁見老翁。杜鵑非吊蜀,腸斷莫岑中。短墻垂薜荔,莖嫩綠眠苔。吊古誰能事,匡今我不才。煙蘿孤隼落,泉鏡亂魚開。立馬長橋問,源頭何處來。孤村尋竇氏,古廟拜劉生。風節乾坤老,流光草木榮。感時思警策,屯難厭浮名。俯伏山陵下,卑陳犬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