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謁高祖武翼公墓
佳城臨塞地,郁郁近邊垠。
云氣滋靈草,山君守墓門。
千年開吉兆,五葉拜元孫。
慚愧承先德,瞻依欲斷魂。
佳城臨塞地,郁郁近邊垠。
云氣滋靈草,山君守墓門。
千年開吉兆,五葉拜元孫。
慚愧承先德,瞻依欲斷魂。
美好的墓地臨近邊塞之地,草木茂盛靠近邊境盡頭。云霧滋養著靈秀的香草,山中之王守護著墓門。千年以來呈現吉祥征兆,五代后我以玄孫身份來拜謁。慚愧未能完全承繼先代德澤,瞻仰依戀間幾乎要斷魂。
佳城:指墓地,典出《西京雜記》,后泛指墓地。
塞地:邊塞地區,指靠近邊境的地方。
郁郁:草木茂盛的樣子。
山君:老虎的別稱,古代以虎為山獸之長,故稱。
五葉:五代,指從高祖到詩人相隔五代。
元孫:玄孫,因避清圣祖玄燁諱改“玄”為“元”。
瞻依:瞻仰依戀,指對祖先的追慕之情。
此詩應為詩人前往高祖武翼公墓拜謁時所作。武翼公或為家族中曾任武職的祖先,墓地位于邊塞附近,可見家族與邊疆的關聯。詩人以玄孫身份謁墓,觸景生情,感懷先德,抒發追慕與自警之心。具體創作時間與詳細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當為家族祭祀或巡邊時的即興之作。
全詩通過描繪謁墓場景(邊塞墓地、云氣靈草、山君守墓),引出對祖先德澤的追思,末句直抒“慚愧承先德”的愧疚與“瞻依斷魂”的深情,主旨鮮明。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體現了古代士人對家族傳承的重視。
卓筆峰高不可求,
臨池空自意悠悠。
此中本有珊瑚架,
鐵網何須屢溯游。
獨步當年賢士關,
青衫初試□官閒。
好憐歸去龍鐘者,
五世題名在道山。
下騎還登百尺樓,煙云萬象豁清眸。
嵌空窗牖藏山隙,屈曲巖廊瞰澗流。
怪石當階驚臥虎,長松蔽日隱蟠虬。
詩人到此應殊少,壁上曾無一字留。
莫向人天問舊盟,
可憐枉自憶傾城。
夢魂無據啼無益,
累我凄涼過此生。
從心所欲。高蹈祠官惟見獨。
其壽伊何。古井章泉水不波。
臘前梅好。玉潔日光香耐老。
才大三千。首首清詩得自編。
六十龐眉叟,雅如陳太丘。閒情看畏壘,生事獨滄洲。自是形疑鶴,何須杖有鳩。君家鄰海嶠,歲歲自添籌。
君有謝家玉,新彈漢吏冠。一經今若此,百歲總為歡。涉屐江天闊,開樽云水寬。自應常駐世,何事問還丹。
戴此頭顱贖父刑,誰知不得比緹縈。斷魂化作雙飛鳥,飛薄青霄日月明。
霄漢云深雨腳纖,難將只手引龍髯。西風吹斷萊衣夢,空使人間哭孝廉。
楚客才名桂后冠,西堂字字是瑯玕。
園多積雪歌仍起,臺似陽春和更難。
竹樹江沱移艇入,梅花云杜引觴看。
中原何限蒼生望,留得東山待謝安。
御苑春將盡,和風鼓物生。
蕓窗來淑氣,丹陛奏清聲。
眠柳垂青?,流鶯囀碧泓。
沾泥非有意,高下點蓬瀛。
石闌曲護,看魚鱗細浪,綠涌幽渚。簇簇蒲梢抽短劍,演漾滿陂春水。
吐沫浮花,香吹卷絮,沒處圓紋起。藕邊墜雨,滿襟涼意如此。
更有葉底微行,甌邊暗避,橋影閑來聚。撒食競看浮水面,脫后猶爭香餌。
翠尾穿波,銀腮噀玉,潑刺空潭里。池亭小立,波光明上眉際。
未許嬋娟全面露,當頭虛說相逢。癡云深護廣寒宮。中宵明鏡掩,可是晚妝慵。
窗外蜜梅初破蕊,生憐香影迷蒙。簫聲吹徹玉玲瓏。幽懷何處訴,惆悵倚西風。
四壁蕭條絮縷空,
附棺無具附身同。
鄰家借得黃棉襖,
泣伴單衾殉殯宮。
白發倦場屋,一官初自娛。
幡然掛章紱,遽作臥江湖。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圖。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繽紛萬片打窗來,
驀趁斜風舞卻回。
可怪今春寒特甚,
梅花一半未曾開。
三峰突起宛中央,
應是徐陵擱筆場。
試問古來誰巨手,
韓潮蘇海閱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