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雞鳴寺桂庵僧房二首
無樹菩提月色空,庵前古桂發秋風。鳥窺橘井天泉涌,十日禪床借睡儂。
古時貧僧無褲著,今時僧貧還賣藥。卻嗔病者來打門,桂花無語僧前落。
無樹菩提月色空,庵前古桂發秋風。鳥窺橘井天泉涌,十日禪床借睡儂。
古時貧僧無褲著,今時僧貧還賣藥。卻嗔病者來打門,桂花無語僧前落。
第一首:無樹的菩提映照空明月色,庵前古老的桂樹在秋風中綻放。飛鳥窺視著橘井,仿佛天泉奔涌,我借宿禪床已十日有余。第二首:從前貧僧窮困得連褲子都穿不上,如今僧人更窮竟開始賣藥。卻又責怪生病的人敲門打擾,桂花默默無聲地落在僧人面前。
無樹菩提:化用禪宗六祖慧能“菩提本無樹”典故,指超越形相的禪悟之境。
橘井:傳說漢代蘇耽成仙前,于宅邊鑿井種橘,言“井水一升,橘葉一枚,可療一人”,后以“橘井”代指藥井或醫藥行業。
儂:吳語方言,意為“我”。
嗔(chēn):責怪、生氣。
此詩為作者游覽南京雞鳴寺桂庵僧房時所作,通過觀察僧房內外的景物與人情,記錄了對禪院生活古今變化的直觀感受。雞鳴寺為南朝古剎,詩中“古桂”或指庵前年代久遠的桂樹,契合寺院清幽氛圍。
全詩分兩首,第一首寫禪院秋景與借宿之閑,第二首通過古今僧人境遇對比,揭示從清苦守戒到世俗逐利的變遷。語言平實質樸,以小見大,于日常細節中暗含對宗教世俗化的思考。
未老侵尋百病加,辟園還種邵平瓜。人間膏火心消盡,底用松花啖一車。
結發從君游,蘭臭托心期。摛掞敷金藻,流略引前滋。操觚共追琢,千秋方自茲。抗志凌青冥,但惜歲月馳。齊瑟誰為工,卞玉翻見疑。中道嘆索居,羽翼各參差。君從海上來,慰我長相思。緣念遞還往,坐譚白日移。揮麈理滯義,刻燭賦新詩。斗酒豈不歡,離言聿云悲。我留疲執戟,君去閩海陲。一氈寧獨冷,橫經擁皋比。苜蓿有馀清,剝啄時問奇。所嗟歡晤促,會須從此辭。當筵已凝念,況乃別路岐。顧君厲風規,眷言振羽儀。南雁終北翔,逸翮奮天池。
今年逢甲子,五十五年春。愿學白居士,長為花主人。嬰兒時自作,弟子日相親。堂上八旬母,承歡未覺貧。五十不如人,蹉跎又五春。無言能學易,所喜未違親。萱草煙初暖,桃花雨更新。那知誰甲子,且復醉芳辰。流年頻假我,天意似相私。已少無聞日,猶多大過時。綠交山桔葉,紅亞海棠枝。一片風煙里,春光人不知。五十又馀五,生生數所期。南枝猶有待,春色不妨遲。碩果羲皇物,瑤華姑射姿。東風如有意,莫遺鬢如絲。
歲盡日陰雨,魂銷夜荒汀。寂寞關河黑,咄嗟瘴霧腥。兵衛起風草,捫虱臥寒鈴。心逐北流水,直到粵王城。
二十年前八桂回,摩挲蒼蘚讀碑來。如今再自浯溪過,折得梅花伴酒杯。
德風千祀藹芳馨,生享修齡歿更榮。早歲衣冠賢德耀,莫年門戶寄升卿。跡陳莫嗣登堂拜,匏系空馳執紼情。里巷萬人緦布會,一應如我淚河傾。帝恩三沐壽親筵,更數何人福慶全。紙眩鸞回馀舊誥,地占牛臥忽新阡。陰功不倚長年藥,補處仍開上品蓮。欲紀哀榮付豐石,諸儒當有筆如椽。
雨霽巫山上,云輕映碧天。遠風吹散又相連,十二晚峰前。暗濕啼猿樹,高籠過客船。朝朝暮暮楚江邊,幾度降神仙。
德得恂恂。召伯春。
青藜步柳陰,已識西津路。白衣歌水涯,不上西津渡。
十五游方今五十,風霜歷盡幾風波。雌雄自古烏難辨,魚魯如今字轉訛。白日消磨英雄盡,青山埋葬故人多。烏啼花發茆廬暖,更喜春風長薜蘿。
寂歷園亭閑幾許。驀地東風,一霎花無數。淚沾年年無覓處,平蕪綠遍傷心路。數日不來春又暮,病酒耽香,料理和愁住。墻外人家聞笑語,夕陽獨下西墻去。
殘月初高霜滿林,熹微曙色散輕陰。城留拒馬風云壯,廟隱棲烏歲月深。令尹官閒民十里,廣文齋冷樹千尋。自憐此地經行熟,冉冉流光感寸心。
莽莽千山外,蕭條剩幾村。敵人真破膽,壯士未歸元。濁水烽相照,珠潭壘尚屯。沙蟲成底事,寂寞竟無言!
人生斯世。真個蜉蝣天地寄。案有琴書。秋月春花且自娛。炎涼瞬息。珍重芳年須護惜。幾見多情。莫太分明過此生。茫茫煙水。空泫天涯知己淚。佇立聞階。忍耐西風月不來。繞廊蛩語。慣惹懷人情思苦。不管黃昏。唱瘦寒花欲斷魂。
宮里傳冰賜從官,含霜弄雪白云寒。銀床晝鎖琉璃井,玉殿陰沉瑪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