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向伯僑吳松雪霽圖三首 其三
天隨漫解理艇,
不慣霜后霜前。
幸自竹篙閒著,
拋來借與鄰船。
天隨漫解理艇,
不慣霜后霜前。
幸自竹篙閒著,
拋來借與鄰船。
天隨子隨意地解開整理小船,不習慣在霜前霜后的寒冷時節活動。幸好竹篙本來閑置著,便扔過去借給鄰家的船使用。
天隨:指唐代詩人陸龜蒙,自號天隨子,此處借指畫中漁者。
漫解:隨意解開。理艇:整理小船。
霜后霜前:指寒冬時節,霜落前后的寒冷天氣。
幸自:幸好。閒著:閑置著。
拋來:此處指將竹篙遞或扔給鄰船。
此詩為作者題詠向伯僑所繪《吳松雪霽圖》組詩的第三首。吳松指吳淞江(今上海蘇州河),雪霽謂雪后轉晴。詩人觀畫后,聚焦畫中冬日江景,以輕快筆調描繪漁人借篙的生活片段。
詩中通過‘借篙’這一微小生活場景,展現雪后江村的閑適與溫情,語言簡練自然,富有畫面感與生活氣息。
現身猶有宰官緣,且作吳門忍辱仙。欲以詩書為佛事,利生一念幾生前。
有池大如斗,瀰瀰北山下。朝拾五色羽,鳳凰浴初罷。
齊州山水天下無,濼源之峻華峰孤。秦鞭有力驅不去,天遣一柱標齊墟。初疑太素女媧氏,補天斷手茲遺馀。又如翠鳳翥郊藪,來應世瑞開昌圖。南山連絡雖可愛,未免阿附相承趍。孤撐直上夾右碣,猛視又似天門貙。慶封齊豹兩元惡,哆齧猶露雄牙須。不然齊太史,冤血凝碧老不渝。化成直筆插天外,堂堂使表春秋誅。乾坤乃有此雄跨,未許鵲藥爭頭顱。江山勝概盡軒豁,遠客吟眺增躊躇。李白上天不可呼,云煙變化何須臾。后人摹寫覷天巧,百匝空繞青芙蕖。文章李杜光燄在,有詩無詩將何如。我思齊晉迭雄長,山靈枉被兵埃污。桓公九合猶霸事,三周其下真誇諛。會須扶策凌絕頂,望入蒼梧叫帝虞。
崄勢圍空斷壁圓,四時常見聚云煙。為霖救旱今何在,徒有遺文記昔年。
公孫昔放逐,牧羊滄海濱。勉強聽鄉里,垂老西游秦。自顧未為壯,徒為久辛勤。君子豈必隱,孔孟皆旅人。
五雜組,機上絲。往復還盤中棋,不獲已人別離。
長居海畔。非帛衣身應不暖。海畔長居。漫燠凡軀性自如。于公愿管。轉化多人為首贊。愿管公于。養就仙胎得展舒。
緬懷清絕姿,風流似居士。固宜命斯臺,俗子視桃李。
久聞山僧寄書覓,今來□下白云邊。不教凡草生叢畔,長喜清陰在眼前。忍把翠筠裁作簟,爭將迸筍截為鞭。行吟坐對情無盡,只欠潺潺一道泉。
浪造凌霄閣,虛登百尺樓。養生仍夭命,誘讀詎封侯。不用從黃口,何須厭白頭。未能端似箭,且莫曲如鉤。
粟氏林亭好,飄飄借馬游。藥闌當戶密,花徑近城幽。未許朝參懶,聊為逸興留。使君行樂處,風物為春柔。
聞禮稱才子,含香作正郎。所期趨鶴禁,何意別鹓行。郡古山橫翠,亭秋樹帶霜。中朝昆季在,宵夢憶連床。
飛旌向何許,深入萬松煙。草濕云邊徑,山昏雨外天。興高窮勝跡,政美見豐年。誰識君侯意,臨風一慨然。
蜀道軍容使,秋風振旅還。功成萬里外,捷報五云間。電掃妖氛滅,川流戰血殷。漢兵隨指顧,蕃部凜威顏。曉坐轅門靜,宵登劍閣閒。丹心懸海日,繡斧照江關。飲馬瞿唐峽,封刀麥子山。班超桓典后,芳駕幾人攀。
凈掃云房借客眠,折鐺煮粥勸加餐。道人更有超然處,柿落霜林擘鳥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