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掩卻屏山十二重。
不知明月到簾櫳。
一窗燈火碧紗紅。
書為心忪開卷少,
琴緣腕弱上弦松。
夜寒爭忍減香筒。
掩卻屏山十二重。
不知明月到簾櫳。
一窗燈火碧紗紅。
書為心忪開卷少,
琴緣腕弱上弦松。
夜寒爭忍減香筒。
放下重重屏風,不知明月已照到簾櫳。窗戶里燈火映著碧紗,一片紅色。心里煩躁,很少打開書卷;手腕無力,琴弦也上得很松。夜里寒冷,怎忍心減少香爐里的香料。
屏山十二重:重重疊疊的屏風。
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
心忪:心情煩躁不安。
香筒:即香爐。
此詞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是作者刻畫一位女子在夜間獨處時的孤寂心境,可能與當時社會中女子的情感生活、閨閣寂寞有關。
這首詞主旨是展現女子孤寂愁悶之情。其特點是細膩刻畫心理和生活細節。在婉約詞中,以獨特視角展現女子情思,有一定藝術價值。
攝取精神入鏡中,嶺南人物孰為雄。莊生妙解吾非我,隨意君前一笑逢。
春雨晝連夕,閑愁鬢欲蒼。鶯聲在官柳,草色映書床。每念庭闈遠,仍憐簡帙荒。卻思摩詰室,清坐只焚香。
曾對青藜太乙精,路通金碧擷英靈。小婦年來知筆札,挑燈口授伏生經。
歸來無所適,剩有草玄亭。巖溜千絲滴,云蘿四壁青。燃燈聽佛偈,酌酒試茶經。若論浮生理,惟知醉與醒。
青春正及笄,削發度為尼。別母留妝粉,參師歇畫眉。幻真臨鏡現,生滅帶花知。未必今來悟,前身受記誰。
蜀山高巖巖,英物世非少。青藜卯金子,高步絕云杪。思苦鳴輒悲,詞深誼難曉。知音有古人,紙上自傾倒。我昔賢關游,相逢粲衣表。東歸拜言贈,篋笥至今好。重來已鬼錄,魂魄蜀天渺。蓬山訪高躅,空舍不停繞。定尋窮孟郊,相酬類雙鳥。莫作人間來,世路轉難拗。
長夏離支熟,東皋勝事多。赤城通水國,紅樹擬霜柯。人有十年計,官無五月科。隔溪看未飽,欲買奈貧何。
層梯倚天碧,細路連草莽。蕭蕭蒼松門,稅此林下鞅。輪囷老樹姿,偃蹇怪石狀。中有蓮花臺,迥出諸天上。空堂臥鐘鼓,古佛暗龍象。飛泉漱石除,夜半發清響。云低雪浮浮,柳動春盎盎。超搖萬里眼,更欲鏟疊嶂。萬瓦冠松壁,千嶂鎖云莊。故人置酒地,清夜燈燭張。破壁掛月闕,遺笙嘯風廊。妖歌傾四座,醉臥錦瑟傍。寂寂花絮亂,匆匆鶯燕忙。雍門已陳跡,馀音空繞梁。我來久徘徊,驚呼首一昂。老僧獨依然,對坐柏子香。
海涌傍吳趨,上有金虎跡。不見闔閭墳,無復王珣宅。沿岸朱檻回,侵云孤塔直。樓臺連飛甍,梵宇麗金碧。春游繁士女,雜遝紛如織。笙歌咽劍池,粉膩澤頑石。茲丘亦有幸,產此繁華國。林壑本無奇,千秋為膾炙。天公閟全能,人事徒增益。一榻與一卷,疑是香塵積。天南有奇峰,飛瀑三千尺。移之作并觀,悵彼挾山力。幽秘跡難彰,囂塵名易藉。物情自古然,長嘯曳孤策。
久病無詩到上方,送君詩思滿江鄉。莫辭官小綱常在,更愛身閑道業長。契分未緣同水石,風流何處落壺觴。惟應兩度中秋月,夜夜遠來到草堂。
戴翁筆底有春山,萬疊風煙尺素間。好似西湖新雨后,兩峰回首六橋灣。
危樓千尺礙云飛,宙合沈冥信息微。南國地卑天易盡,北山泉咽子安歸。臨風物外憐幽抱,約茗花前駐夕暉。一笑履霜明日事,從教清露泫初衣。
曲折木蘭橈,穿城四百橋。錦帆風未散,茂苑雨初消。煙火含春樹,人家逐暮潮。相思明月夜,歌管為誰驕。
楚客舟航小,吳門雨雪繁。兵戈方浩蕩,江海失攀援。濁酒非能醉,深交不易言。明朝空寂寞,獨對野人園。
天涯雙鬢易成絲,何處凄涼可淚垂。花下一樽相送后,雨中匹馬獨歸時。逐臣離恨迷芳草,滯客愁心掛柳枝。明發西山風日好,道房禪榻與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