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三十
學者欲學易,當觀羑里時。
如何是敬字,恐懼畏憂危。
學者欲學易,當觀羑里時。
如何是敬字,恐懼畏憂危。
學者如果想要學習《易經》,應當去觀察周文王被囚羑里時的情境。什么是“敬”字的含義呢,就是心懷恐懼,敬畏那憂患與危難。
易:指《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
羑里:古地名,在今河南湯陰北,周文王曾被商紂王囚禁于此,在此期間演《周易》。
敬:這里有敬畏、慎重對待之意。
作者戴復古生活于南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他強調學者學習《易經》要關注周文王在羑里的經歷,可能是希望學者能在艱難的社會環境中,以敬畏之心去學習和領悟經典,從中汲取應對困境的智慧。
這首詩主旨在于教導學者學習《易經》要結合周文王被囚羑里的背景,以敬畏之心面對憂患。其特點是語言質樸,觀點明確。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學者對經典學習的思考。
競爭世界論天演
此去閩中太有人
喚起群龍聽梵唱
諸天同轉法王輪
漢代諸經師,
一一得傳授。
君學謹派別,
原本初講究。
一目下十行,
毫發悉穿透。
微言洞窾會,
善發昔人覆。
楮墨鑒古刻,
滅燭能辨臭。
偶逢謔浪虐,
終得芳潤漱。
愛憎不入時,
針石起顛踣。
大節尤過人,
五十終哀疚。
門庭絕纖埃,
廉介無茍就。
聽嫌直如弦,
險道屢顛仆。
顛仆不肯回,
仍糾俗紕繆。
欲殺皆庸流,
吾敢同眾詬。
他日念斯人,
文林應俎豆。
小龍團與長鷹爪,
桑苧玉川俱未知。
自置風爐北窗下,
勒回睡思賦新詩。
紫陽山下世婚姻,
幾度家因火后貧。
早是前修曾種德,
政須后嗣更禔身。
秋霜白筆辭臺掾,
夜雨青燈管士人。
碩果元來真不食,
未妨徐動蟄雷春。
壺中何處問三山,輦路蒼茫弱水環。霧擁六龍回地軸,云扶雙鳳出天關。雕梁甃玉丹臺凈,畫栱鋪金絳闕閒。五夜靈旟清蹕近,蕭森風雨落人間。
百二河山望未涯,飛流環玉漱云芽。宮懸劍舄長春近,殿擁旌旗太乙遐。古洞藤蘿時墜雪,仙源桃李亂飛霞。鈞天忽聽簫韶度,七日那能記暮笳。
中天晴色敞玄扉,秣馬平明度翠微。碧嶂巧分千鷲立,蒼泉寒擘九龍飛。云霞散彩鋪瑤闕,象緯飄光動玉旂。舊識上清童子在,應門猶著五銖衣。
突兀玄宮護翠苔,金銀隨處現蓬萊。乾坤南北昆崙峙,日月東西泰華來。永夜旌旗環帝蹕,清秋弦管逐仙臺。鼎湖一望龍髯近,欲起軒皇馭世才。
默默心情疊疊憂。莫教磊落強凝眸。欲言翻似無言說,待得相逢恨未休。
思寂寂,意悠悠。凄涼燕子喚空樓。如今惆悵新江月,遠望斜陽送去舟。
前溪冰泮綠生波,好雨催花向曉過。宿酒未醒眠未起,半窗紅日鳥聲多。
竹幾藤床小硯屏,薰風簾幕篆煙青。閒齋幾日黃梅雨,添得芭蕉綠滿庭。
秋聲早已到梧桐,露氣生涼湛碧空。獨倚闌干待明月,紫簫吹徹木樨風。
斗帳藏春日醉眠,靜中唯與懶相便。尋常甲子無心記,看到梅花又一年。
三春不見一花開,獨有城頭散落梅。卻憶江南晴日好,屐聲齊上鳳凰臺。
紛紛牧馬問平原,望見炊煙尚有村。白骨未埋青草遍,不知何處哭王孫。
未到中秋吹已寒,每因踏月怯衣單。何須更聽悲笳曲,白發絲絲葉葉丹。
牛車咿軋河上行,下有蛟龍凍不鳴。直待冰銷能幾日,寒風吹盡煖風生。
小筑向山尖,旁村路已添。
賢人常欲至,象緯不勞占。
樹杪云連榻,藤梢月度簾。
自慚惟偃仰,徒爾負書簽。
敝廬吾亦愛
陋巷人不堪
癡兒蝸帶屋
老子繭名庵
風際游絲澹蕩春,畫橋低亞柳條新。流鶯百囀清陰里,喚起芳郊拾翠人。
晴波倒映漾柔藍,最好風光三月三。羌管一聲縈別恨,漫教吹徹望江南。
不同桃李駐顏難,一色長條春未殘。簾外子規啼不住,紛紛紅雨倚欄看。
榆莢爭春春暗歸,綠陰滿徑染苔衣。嫩煙酥雨年年事,莫趁東風作雪飛。
我騎白黿浮江來,連濤倒蹴群山開。黃河咆哮黑浪惡,一月始及歌風臺。
骨肉五年不相見,風塵欻睹吾兄面。我昔弱齡今有須,君亦蹉跎四十馀。
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擁青氈居。感君意氣與君好,流連累月開懷抱。
夜飲酣呼玉屈卮,晝游連騎金腰裊。高秋九月天氣涼,呂母冢上塵沙黃。
出騎快馬風比捷,從少年輩逐兩獐。弓弦拓作霹靂響,餓鴟飛去噭空桑。
割鮮野飲氣益壯,肯作新婦車中藏。歸去歡宴不知夕,羌樂琵琶鼓箏笛。
明河欲沒斗西斜,主人稱壽客離席。吁嗟游子如轉蓬,作客未幾行窮冬。
忽憶故鄉行樂好,黃雞正肥新篘紅。明日驪駒更東首,馬上別君但揮手。
北風觱發短后衣,蕭條中野行人稀。廣陵驛前暮潮落,京峴山頭雪片飛。
河水遙遙接江水,別淚與之誰是非。
楚山亦瘴癘,
湘水多幽靈。
高飆雷電激,
盡日霰雪零。
滌去熱惱腸,
清風自泠泠。
開遍嶺梅日長至,
霏霏寒雨飄船旗。
詩中長記送君日,
此是人天剝復時。
悠悠感卒歲,寸心胡必悲。
不如歌慷慨,庶是達者思。
光陰每困人,順受便非癡。
米鹽雖瑣雜,中饋可付之。
千金非易致,毋恨非其時。
意氣既當重,何勞感所知。
鮑叔世或有,鐘子烏可期。
避債筑臺輩,那解送窮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