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趙振文寄詩言乘月泛舟清甚次韻 其一
老我心知筆力衰,
頗欣臘雪瑞清時。
三茅奇觀亦難遇,
白玉峰頭燈萬枝。
老我心知筆力衰,
頗欣臘雪瑞清時。
三茅奇觀亦難遇,
白玉峰頭燈萬枝。
我年紀大了,心里知道自己的筆力已衰退,很欣喜臘月的雪為清平之世帶來祥瑞。三茅峰的奇異景觀也很難遇到,那白玉般的峰頭好似點著千萬枝燈。
老我:年老的我。
臘雪:臘月的雪,舊時認為臘雪能殺蟲保溫,預示豐收,是祥瑞之兆。
三茅:三茅峰,山名。
奇觀:奇異的景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在一個臘月下雪的日子,友人趙振文寄詩描述乘月泛舟的清雅之景,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清平,詩人在雪景中有所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雪景表達欣喜與驚嘆。特點是景中含情,以平實語言描繪奇幻之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與審美。
昔解靈溪纜,相將下信州。人家臨水岸,鼓角起城頭。云積龜峰雨,江分蠡澤秋。開圖見山郭,千里思悠悠。
叢桂在庭前,與子昔同植。風霜昨夜緊,晨起視顏色。庭樹已凋落,桂枝一何直。亮節自中懷,貞性非外飾。對之思所親,俯案不能食。一日十二時,萬慮在一刻。寄詩非盡言,聊用明相憶。
樂饑襟度憶當年,獨玩松溪此潏然。共羨真源同石髓,誰憐清味遠瓊筵。懸崖不憚千尋險,放海還憑一脈綿。莫道泠泠無與伴,主人日坐碧泉邊。
嘆息真成汗漫游,經春歷夏又嗟秋。林居已是能鳴士,顧我寧非不系舟。江渚出吟聊自適,竹梢清淚浩難收。王孫莫道歸來好,芳草天涯恨未休。
伊誰多事辟鴻濛,咄咄難書對太空。天地為廬吾豈敢,舟車載夢思無窮。關東又見煙兒雪,邦彥猶存浪子風。笑煞龍門幾措大,爭承道統妄稱雄。
晚涼庭院鎖黃昏,鼓角靜譙門,酒興戀詩魂。清繞斷,梅梢月痕。胸中豪氣,壺中春色,醉眼小乾坤,今古不須論。且更盡,花前幾尊。
虎兕來,猶可奔,狼師一來人無存。大征縱殺玉石焚,昔人雕剿只一村。雕剿功成賞不厚,大征蔭子還蔭孫。殺一不辜尚勿為,何況萬骨多冤魂。愿君爵賞毋茍貪,但以三槐植爾門。
灤水城頭六月霜,東華門外草皆黃。旌旂影動千官慘,斧鉞光沉萬馬忙。青象不將傳國璽,紫駝只引舊氈房。諸郎不解風塵惡,爭指紅門入建章。
樓高月小晚風輕,覓處但馀居士名。誰解武陵歌舊曲,沿江一片搗衣聲。
真隱出人間,了此一大事。堯舜既授受,邊障息烽燧。袖手辭鈞衡,澹然不色喜。高臥北山云,戲掬西湖水。真隱愛西湖,居然來卜宅。春波自溶溶,秋林何策策。密邇城市居,夐與囂塵隔。開窗放月入,好句來幾席。真隱道骨堅,能禦陰陽寇。不藉盧扁術,自得喬松壽。香馥東籬菊,樽馀北海酒。裁詩千百篇,年年登袞繡。
文豹以皮豜以肉,鹿兼坐此命難贖。梅花膚革充靴材,人恰跣行畏傷足。
古堡湖山暢客懷,風流遺跡費疑猜。多情卻羨弓河水,曾照佳人跣足來。
春風爾來何無情,忽然吹我華發生。淮南三月花滿城,金尊海錯羅雕楹。美人對坐彈鳴箏,酒酣起奏升天行。當年歡樂不復得,白日為照心未平。心未平,發長嘯。我曹豈是閭閻兒,齊東魯連頗同調。
日出東南,照彼城隅。秦氏有女,自名羅敷。白苧作衣,青布作襦。既為人婦,焉羨人夫。
河東裁就筆生花,聊逐秋風問漢查。身著短衣隨屬國,手提長戟事輕車。千言謁帝心逾壯,一賦從軍鬢已華。奇績賀蘭峰頂望,萬山明月照龍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