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其二
半秋涼意轉春寒,
似曲江頭紫陌看。
霜近核中仁再結,
多調餳酪奉新歡。
半秋涼意轉春寒,
似曲江頭紫陌看。
霜近核中仁再結,
多調餳酪奉新歡。
初秋的涼意仿佛又轉回了春寒,這景象好似在曲江頭的繁華道路上所見。霜降臨近,果核中竟又結出新仁,人們調好糖粥來迎接這新奇的歡喜。
半秋:初秋。
曲江頭:地名,在長安,是唐代游覽勝地。紫陌:指京城中繁華的街道。
餳酪:糖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在秋季看到通政院王榮之處八月杏花這一奇特景象后創作,當時詩人對這一反常現象感到新奇,懷著驚喜的心境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八月杏花這一奇特景象,突出特點是景象新奇,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獨特現象的敏銳捕捉和生動表達。
去日不可追,來日猶可期。朝采六藝英,夕玩忘其疲。海是眾水積,圣亦途人為。挾冊自有得,焉用比皋夔。
濁世儒名多浪得,先生高隱冠當今。注書已發程朱蘊,講道重明孔孟心。白日山林增氣象,清風江海振希音。少微一隕天為黑,望入東南淚滿襟。
道敝文衰任一身,南荒宣化屬斯人。逆鱗甘犯江湖險,祭鱷苦全天地仁。古渡風猶輕利涉,新亭碑儻重儒珍。神州盡有惡溪惡,淑世誰思與德鄰?
輝煌丹詔出蓬萊,窈窕玄關閉綠苔。劍佩青云辭玉闕,衣冠紅日下銀臺。河橋薄暮蟬聲起,驛路深秋雁陣來。漫憶觀棋淝水上,蒼生元屬謝公材。
故園遙指白云間,修竹籠煙碧水環。一自臥龍三顧去,無人識此好溪山。
白云開處見山棱,我欲躋攀力未勝。歲晚不為干祿士,前身應是小乘僧。竹林載酒邀山簡,草閣裁詩愧薛能。結習未除閒未盡,焚香且對佛前燈。
重華南狩到炎荒,高會群神廣樂張。豈獨有情能率舞,至今峰石亦低昂。
門對黃山第幾峰,翩翩白鶴舞青松。玉童來授軒轅訣,素女邀乘赤色龍。
廿年滄海托交情,最憶張家好弟兄。清夜泛舟傳玉斝,高堂秉燭聽銀箏。故人別去青山遠,游子忘歸白發生。明月湖邊還有約,一竿春水釣絲輕。
年來欲與世相忘,轉覺幽懷百慮長。延頸九重天外遠,難將一念悟君王。
昭代千齡運,斯文一柱功。初當延祐日,晚識廣陵公。朝士因推轂,先生猥擊蒙。暌乖遺廿載,寤寐接孤風。太史山川彥,仙儒館閣崇。置身清切上,用志杳冥中。句法黃初過,才名冀北空。朔南馳使節,江漢借歸篷。酒問馀杭姥,泉尋六一翁。境非秋水觀,寺即紫微宮。侍坐要王遠,移家近葛洪。于焉承咳唾,足以振罷癃。卓爾身為貴,胡然老見攻。戰肥終道勝,德重豈途窮。玉趾閒迂步,麻衣病鞠躬。茶煙窗冉惹,墨沼樹玲瓏。饑甚無瑤草,招來有桂叢。輸心何落落,把袂輒匆匆。易進乘軒鶴,難追戲海鴻。明朝去吳會,長笑為誰雄。
探奇趨石室,有約問羅浮。豈謂尋仙杖,翻成訪戴舟。身依行客苦,情為故人留。語及經時別,中年怕遠游。
繡仆梅兼羽翼全,楚雞非瑞莫爭先。啼歸明月落邊樹,飛入百花深處煙。避燒幾曾遺遠岫,引雛時見飲晴川。荔枝初熟無人際,啄破紅苞墜野田。
密竹流泉不居熱,洞門深沉風雨歇。洗出清明快活天,醉弄江南謝家月。未逢仙手破天荒,我得披云第一章。它日愛奇思謝客,卻須因事憶劉郎。
發舟石頭城,系舟梅根渚。江月夜寥寥,照見家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