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棗
紫衣傳賜出蓬壺,
雨露恩光照上都。
一例東封成故事,
坐令尊酒變明珠。
紫衣傳賜出蓬壺,
雨露恩光照上都。
一例東封成故事,
坐令尊酒變明珠。
紫色外衣的棗子從仙境般的地方被賜予,皇恩如雨露般照耀著京城。以往封禪等活動已成往事,這棗子使得杯中的酒都變得如明珠般珍貴。
蓬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借指宮廷等高貴之地。
上都:京城。
東封: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這里泛指封禪等重大活動。
尊酒:杯酒。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東封”等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帝王有封禪等重大活動之后,詩人可能是在得到皇家賞賜的棗子時有感而發,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自身感受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詠棗為主題,通過描寫棗子的來歷和其帶來的變化,展現了皇恩與歷史變遷。詩中既有對皇家恩賜的贊美,又有對歷史的思考,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借物抒情、借古抒懷的創作特色。
殤子匪為夭,彭生匪為壽。千駟或若無,令德在不朽。鴻冥或蜚聲,豹隱不可覯。盤桓一世中,昭晰千載后。
邊顧文章伯,聲名三十年。價高雙白璧,調逸兩朱弦。憶昨初傾蓋,看君早著鞭。龍門愁峻絕,驥尾慕寅緣。中歲逢迎阻,清宵夢想偏。盍簪重見日,鳴玉并朝天。置酒春壺滿,題詩錦字連。城隅方曲宴,陌上忽離筵。言送東南美,真如李郭仙。望塵悲往路,臨水惜徂川。吳會浮云外,燕京落日邊。相思日延佇,須枉濟江篇。
生還壯士剩刀瘢,大地荒荒白鳥閑。冷日寒風多積雪,隔河遙見太行山。
三步一號呼,十步一禮拜。萬人齊仰瞻,菩薩今何在。欲尋真大士,當入眾生界。試觀海潮音,不離浙江外。
水畔人家舟作屋,飄飄身世長兒孫。幾回睡足蘆花月,又引帆檣過別村。
歲去暗須驚,春遠似相識。梅花在隴頭,為我傳消息。
輸卻微香與雪同,疏斜終日笑東風。秖因世眼妨寒素,放出緋衣不厭重。
白云捲盡千峰外,清逼山人懶下臺。擎漢碧梧疏影月,夜深留照鶴飛回。
夕紅客欲觀山海,秋白誰堪共酒杯。天命縱知休說老,為詩清夢雪溪梅。
水到衢城盡,梅花上嶺生。不如寄明月,步步送君行。
檻外斜吳苑,林間促羽觴。池花搖暑凈,泉韻雜松涼。念別經時久,重來笑客忙。小吳軒里月,臨發戀清光。
十二關河氣郁芊,誰將漢節御風煙。自來玄鳥能司正,況復青烏與秘傳。彌海車旂云夢對,如天鐘鼓雪宮懸。何當又厭王門醴,欲向螭頭報有年。
畫舫鳴鉦野寺鐘,暮聲驚破翠煙重。好風不解藏天巧,彫碎孤云作數峰。風勒歸云帶雨回,不容老子小徘徊。撥忙也到池亭上,昨日卷荷今盡開。
帥幕群才賴激揚,衰遲猶喜后升堂。雷封局縮聊償債,袞字褒嘉但寸長。再試真成不龜藥,九言終佩辟邪香。龍門夢斷誰知己,幾誦桑阿賦末章。
有蠅飛黑屋,遠遠見窗光。此是趨生路,鼓翼急來翔。愈飛光愈白,愈白心愈揚。宇宙在咫尺,從此縱冥茫。豈謂窗上紙,忽阻如城墻。亟鉆不得出,鎩羽徒悲狂。萬里豈不遠,最后始難防。如何一薄紙,斷此終生望。君看紙外景,萬物已端詳。蕕薰置一籠,十年猶有臭。豈香不共存?為臭刺汝嗅。白玉光瑩瑩,蠅點價遂瀆。豈不通體瑜?一瑕怵汝目。是汝感官偏,性好剔人惡;抑惡有奇性,鋒芒較善卓?嗟予不能知,善惡日紛絡。海上有仙山,仙人白如雪。少年發奇志,渺想不可接。洪濤薄地來,孤舟掛一席。中涂失所向,驚風亂吾揖。四顧生迷惘,蒼天空冷碧。將往抑將歸?兩難互如敵。即往安所達,即歸安所息?太息兩癡騃,矛盾值一析?歸往甚不同,人生本飄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