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文獻張公祠
何代關山今相祠,丹青歷歷表南陲。
開元人物多文獻,庾塞風云幾夢思。
疏刺胡雛宗社計,詩題海燕哲臣悲。
夔龍寂寞金胎舊,臺榭輝輝鶴樹枝。
何代關山今相祠,丹青歷歷表南陲。
開元人物多文獻,庾塞風云幾夢思。
疏刺胡雛宗社計,詩題海燕哲臣悲。
夔龍寂寞金胎舊,臺榭輝輝鶴樹枝。
不知哪個朝代在此修建了這座祭祀張公的祠堂,祠堂里的畫像清晰地彰顯著他在南方的功績。開元年間有很多像張公這樣有學識有德行的人物,庾塞的風云時常勾起人們的回憶與思索。他曾上書諫言對付胡人的策略,這是為了國家社稷著想;他題詩感嘆海燕,流露出賢哲之臣的悲嘆。賢才已逝,舊日的輝煌如同陳舊的金胎,而如今臺榭在鶴樹枝頭閃耀著光輝。
謁:拜謁。
文獻:原指典籍與宿賢,后指有學識有德行的人。
丹青:指祠堂里的畫像。
南陲:南方邊境。
開元:唐玄宗年號,當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
庾塞:地名。
疏刺:上書諫言。
胡雛:對胡人的蔑稱。
宗社:國家社稷。
海燕:一種海鳥,此處可能有象征意義。
夔龍:相傳舜的二臣名,后比喻賢才。
金胎:可能象征著過去的輝煌。
臺榭:指祠堂建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拜謁張公祠時,看到祠堂的畫像等,聯想到張公在開元年間的事跡,以及他為國家社稷所做的貢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已歷經變遷,詩人借此詩表達對過去賢才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張公的敬仰與追思。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營造出深沉的歷史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人物的關注和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風雷颯萬里,大江動我前。青衿一憔悴,名與日月懸。
花竹青虛卉木蒼,行穿溪水過山房。黃冠相對如泥醉,此是人間不老方。
別君未兩月,傳訃始疑妄。童來得直報,失嘆淚自放。歸城吊君兒,內慘刮肝臟。君廬乃未定,欲哭無所訪。念昔客君家,我弱君始壯。山窗古衣冠,談論瀉春漲。三峰奇競秀,清絕行雁蕩。座客多英豪,車笠填里巷。廄馬騰驕嘶,樓姬咽清唱。鼓鐘喧朝晡,昌運積饙釀。夜詩涸鴝硯,朝酒發鵝盎。君尤嗜迂闊,叉手折詞匠。叩扉報警聯,急吐如技癢。約試古洪州,五月舟已榜。蹉跎我興盡,君志乃獨亢。霜臺肅縉紳,昏闥排棨韔。落筆風霆生,四座色驚悵。文書上省曹,吏黠歲月曠。復以茂異聞,州里許其當。才高命苦奇,選近身已喪。知君豈有待,獨可念趣尚。前年從謹兄,千里殞茅瘴。赍志不得年,追憶有馀愴。君今復繼亡,如山刬危嶂。死生固有數,髽绖乃相望。福善理則那,造物疑可謗。知心幾何人,而況日泉壤。君兒既奠居,麻雪始垂帳。屬我病山疃,乏劣積裒狀。束芻付兒輩,含悽黯東向。青春如昨日,白發馀輩行。悠悠酒壚荒,寂寂鄰笛亮。秋風高動木,夜永月窺幌。三嘆平生魂,凄其隔風浪。
節物詩情總索然,漫將梨栗當盤筵。堪憐永夜空樽月,記取衰翁斷酒年。十日尚留花影在,兩瓶便作竹根眠。分明破戒緣佳句,免使兒童誚禁煙。
舊著群書費苦尋,云山回首負初心。歸舟重到臨江驛,玉笥山前芳草深。
白鹿養來馴,春閑臥芳圃。滿地落花紅,東風夜來雨。
傲世吾何敢,高情客故來。鳥迎云蓋入,花近野筵開。種秫常供酒,攀蘿并上臺。惟應漁父笑,桃向水邊栽。
潼津佳勝地,驛舍近潼關。立馬看河水,開窗對華山。客懷登覽際,官守送迎間。倘見三秦友,傳予鬢已斑。
云水閑情,松筠雅操,根窮入道真訣。掃霧驅煙,磨煉志如鐵。慨然不改簞瓢樂,廓愚谷,聰明養素拙。放胸襟,取興狂吟,右筆楮面揮徹。虎龍發怒,盤旋萬丈,艷噴詞翰,摛錦清絕。靜里功夫,神用至靈泄。如如性月。光全露,表耀古明今圓若缺。混希夷一氣,縱橫八表,真體無別。
家家釀酒泛黃花,初熟攜將問狹邪。一曲新聲聽不了,留眠過夜醉琵琶。
江城梅柳,慣得春先處。催趁風光上歌舞。見九衢、車馬流水如龍,喧笑語,羅綺香塵載路。歡娛多暇日,尊俎風流,重見承平舊官府。有多少、佳麗事,墮珥遺簪,芳徑里,瑟瑟珠璣翠羽。好惜取、韶華醉連宵,更莫待、收燈酒闌人去。
不待高秋爽氣新,幽居水竹自相親。已從淇澳思君子,更向湘江望美人。小艇依林緣載鶴,大竿當檻為牽鱗。商家霖雨須賢佐,汗簡書名是隱淪。
紛紛落葉曉風里,幾片詩心隨水流。縱有西風凋碧樹,且橫玉笛送清愁。柳殘花老今非昨,月冷心寒春是秋。一點微光芳屋暖,誰人夜半更凝眸。
沿流無定止,真照不留蹤。千峰秀處鶴難棲,萬水澄時魚自穩。樵人罷賞,釣客迷巢,古渡深云,同歌絕韻。
萬石家成老未慵,忽驚霜澗仆高松。閫儀可但蘋蘩托,庭訓無忘俎豆容。夢落海東陪鶴馭,恩從天上得鸞封。賢郎抆淚書遺德,留向他年說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