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謝劉伯明年兄賻吊晤其弟叔貞
不忘高義臭如蘭,跋涉那知行路難。座對西銘堪論道,尊開北海且加餐。知君有意摶鵬翮,老我何妨戴鹖冠。他日看花游上苑,佇逢春色滿長安。
從來意氣重金蘭,投轄多情況二難。乘興不因雪夜盡,銜杯還并月華餐。書成已貴雒陽紙,賦就應彈貢禹冠。伯仲總為廊廟器,吾將垂釣老江干。
不忘高義臭如蘭,跋涉那知行路難。座對西銘堪論道,尊開北海且加餐。知君有意摶鵬翮,老我何妨戴鹖冠。他日看花游上苑,佇逢春色滿長安。
從來意氣重金蘭,投轄多情況二難。乘興不因雪夜盡,銜杯還并月華餐。書成已貴雒陽紙,賦就應彈貢禹冠。伯仲總為廊廟器,吾將垂釣老江干。
您不忘高尚情義,如蘭般芬芳,不顧跋涉路途艱難前來。與您對坐,像讀《西銘》般可論大道,擺開酒宴,且多吃些飯菜。我知道您有鯤鵬展翅的志向,我這老者不妨戴鹖冠隱居。日后您去長安上苑賞花,定能遇見滿城春色。向來看重意氣和友情,您熱情留客,這情誼難得。您乘興而來,不因雪夜而止,舉杯共飲,與月光相伴。您文章珍貴如洛陽紙貴,才華出眾應受賞識。您兄弟都是國家棟梁之材,我就去江邊垂釣終老。
高義:高尚的品德和行為。臭如蘭:出自《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西銘:北宋張載著作,闡述儒家倫理道德。
尊開北海:用“北海開尊”典故,指主人好客。
摶鵬翮:化用“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比喻有遠大志向。
戴鹖冠:鹖冠本為武士之冠,后指隱士。
上苑:皇家園林,這里指長安。
金蘭:指友情契合。
投轄:西漢陳遵好客,把客人車轄投井中留客。
洛陽紙貴:指左思《三都賦》寫成后,抄寫的人很多,洛陽的紙都漲價了,形容文章受歡迎。
貢禹冠:貢禹與王吉為友,王吉做官后,貢禹也拿出帽子準備出仕,后指因好友做官而自己也有望出仕。
廊廟器:指能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遭遇變故時,劉伯明前來賻吊,作者與劉伯明及其弟叔貞相聚。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作者可能因自身經歷或心境,對仕途看淡,而友人有積極進取之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感激與贊賞,同時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對仗工整、語言典雅。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功底和情感表達能力。
洞戶千年叫不開,白云無主自徘徊。
清景行行一徑苔,蘭樽特為晚春開。 綠陰青紫猶堪賞,昨日游人自不來。
濯濯新姿帶月深,便移輕舸就濃陰。 蕃釐花徙瓊無種,蜀國琴挑曲有心。 展罷縹緗存粉指,拈來絲竹廢清音。 子皮自挈夷光去,為謝君王與鑄金。
飲啄無多但任真,山庖野榼解相親。 濁清慵辨俱中圣,農圃兼營是小人。 議鱔未捐何氏累,食鮭粗救庾郎貧。 望秋欲萎真蒲柳,錯把芭蕉喻此身。
冥冥雨不絕,嚦嚦啼征鴻。 寒江煙霧里,小艇一漁翁。
行客。行客。身世東西南北。家林迢遞不歸。歲時悲盛淚垂。垂淚。垂淚。兩鬢與霜相似。
華亭新偉觀,勝地得高雄。憑欄徒倚要眇,萬里景無窮。好是江流縈繞,那更云天舒闊,疊嶂倚晴空。眼界無盡藏,懷抱有清風。 主人賢,開綺席,泛金鐘。放懷一笑,許我滿酌醉顏紅。只恐璽書即下,促起飛鳧東去,行作黑頭公。還記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快風收雨,正江城初霽,物華如許。麗日融和春思好,是處鶯啼燕語。嫩綠成陰,落紅堆繡,只恐春將暮。園林清晝,看看又見飛絮。 太守無限風流,鈴齋多暇,載酒郊原路。幾隊旌旗光閃爍,鼓吹更翻新譜。曲水流觴,蘭亭修禊,俯仰成今古。為君一醉,歸時樓上初鼓。
再拜識英度,喜氣覺飛浮。神清骨秀,元是蓬萊謫仙流。蓋去沖摩霄漢。剛向平分風月,半剌嶺南州。素蘊未施展,闊步尚淹留。 從此去,朝帝闕,侍宸旒。論思獻替、要須直與古人侔。好是羽儀朝著,勒就鼎彝勛業,卻伴赤松游。曳杖太湖曲,笑傲八千秋。
雅淡精神,鉛黃未洗,猶帶殘妝。春艷一枝,鵝兒顏色,染就纖裳。 月移影轉南窗。特地送、些兒暗香。宿酒初醒,這般滋味,夢斷池塘。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整駕升車望寥廓,垂陰薦祉蕩昏氛。饗時靈貺僾如在。 樂罷馀聲遙可聞。飲福陳誠禮容備,撤俎終獻曙光分。 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云。
陟降左右,誠達幽圓。作解之功,樂惟有年。 云輧戾止,灑霧飄煙。惟馨展禮,爰列豆籩。
一官何幸得同時,十載無媒獨見遺。 今日不論腰下組,請君看取鬢邊絲。
更勞今日春風至,枯樹無枝可寄花。 覽鏡唯看飄亂發,臨風誰為駐浮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