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其十四
六橋簫鼓日喧天,
誰料年來漸索然。
興廢榮枯都不識,
一家活計一漁船。
六橋簫鼓日喧天,
誰料年來漸索然。
興廢榮枯都不識,
一家活計一漁船。
西湖六橋上簫鼓喧鬧之聲往日整日響徹天空,誰能料到近年來漸漸變得冷冷清清。興衰榮辱都已不去理會,一家人的生計就靠著一條漁船。
六橋:西湖蘇堤上的六座橋。
喧天:聲音響亮,響徹天空。
索然:冷落、沒有興致的樣子。
興廢榮枯:指事物的興盛、衰敗、繁榮、枯萎,這里指世事的變化。
活計:生計。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西湖可能經歷了從繁榮到衰落的轉變,詩人目睹此景,結合自身感悟創作此詩,或許當時社會也存在一些動蕩或變遷,使詩人有了對世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興衰難料。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表達深沉。在文學上,它以小見大,通過西湖景象變化反映社會現象和人生感悟。
低擅千秋勝,泉流三徑分。澗芳生暮色,石壁亂春云。幽意花同愜,巖香鳥共聞。到來余遠思,蘿月綠紛紛。
大江南去路迢迢,王事驅馳豈憚遙。幾處雕題通象郡,千年銅柱過龍標。山城雨歇蠻煙凈,海市風清蜃氣消。莫道荒郊叢竹外,思明經古戴皇朝。
連墻東郭倦追尋,高臥毗耶老病侵。自愧屠龍真拙技,漫令吾子費千金。霾風霪雨濕征裾,隔雨樓臺半有無。南去定逢韓閣老,歸愚當見問夷涂。幾年夢想到親闈,身逐行云萬里飛。苕水未殊沂上樂,春風無負舞雩歸。
為是根延蔓,因知筍易生。破苔錐快利,穿砌角崢嶸。籜解龍蛇蛻,梢翻翡翠翎。漸應為勁節,行復上青冥。
吳之為國水所涵,有山平衍無巉巖。我家多水少山處,悵望翠微心所貪。時能借墨補不足,數紙連絡長番粘。峰巒重復間溪溆,雜樹列布多楓楠。或開大壑浸山足,其椒半為浮云含。僧廬隱映遠木杪,平圯道谷出水南。東村西落互親友,耕田鑿井同丁男。便須芒履與藤杖,聽泉采藥我亦堪。陽岡亭館誰擇勝,雅許酒會并棋談。嘗聞巴蜀天下險,未可一往尋鳧蠶。子長之興浩不淺,感此老鬢霜鬖鬖。聊因此圖識所見,臥游一生還自甘。
蜀川形勝稱佳麗,朱夏峨眉帶雪明。水浣魚箋巴作字,花濃鳥道錦為城。琴中聽曲千重意,夢里行云一片情。屈指近時詞賦客,憐君獨擅馬卿名。
清風滿樹生,恍若伯牙情。雖無鐘子期,山巖人細聽。
美人第四橋邊住。游驄小紅樓前去。樓上不開窗。落花樓外忙。日斜風定后。不語憑欄久。怎地不銷魂。垂楊綠到門。楊柳一片無情碧。楝花風后無消息。卻有病懨懨。鎮日垂翠簾。簾外春夢幻。除是流鶯喚。喚也不能歸。落花吹作泥。
孤峰斗絕矗云浮,俯視群山若蟻丘。倚住東南天一角,笑它芑國謾多憂。
漲急灘流隨眼落,市忙烏合轉頭空。一年三百六十日,卻有半年閒守窮。
病魔今喜遇知音,拾筆涼窗試短吟。旅夜鐘聲來遠寺,誰家砧響隔疏林。攬衣欲往懷千結,卻屧無緣酒半斟。撫幾階前蛩唧唧,孤燈剔盡落花深。
落日城南憶舊游,浮生萬事海中漚。誰知陶侃親栽柳,閱盡興亡一代愁。
我亦西郊有草堂,旁人錯比百花莊。筆床茶灶皆新置,詩卷圖書只舊藏。廛隱寄聲求菊本,山僧折簡送椒秧。豪華短促如春夢,不似田家飯力長。
突兀倚蒼穹,誰云巧妙工。滴□巖已竭,神運□常空。人入嵌□里,春歸秋□中。□翁何處在,孤塔凜高風。
曉望孤峰若可攀,江搖疏雨助潺湲。云深欲問茅君宅,巖畔都疑米氏山。便覺夢多瓊島路,不知身近玉虛班。卻嫌劉阮俱凡士,得晤神仙草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