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宴別潭州王熊二首
絲管清且哀,一曲傾一杯。氣將然諾重,心向友朋開。古木無生意,寒云若死灰。贈君芳杜草,為植建章臺。
縉云連省閣,溝水遽西東。然諾心猶在,榮華歲不同。孤城臨楚塞,遠樹入秦宮。誰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
絲管清且哀,一曲傾一杯。氣將然諾重,心向友朋開。古木無生意,寒云若死灰。贈君芳杜草,為植建章臺。
縉云連省閣,溝水遽西東。然諾心猶在,榮華歲不同。孤城臨楚塞,遠樹入秦宮。誰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
宴會上絲管樂聲清越而哀傷,每奏一曲大家就干一杯酒。看重承諾意氣豪,對朋友真心不藏。古老樹木毫無生機,寒云像死灰一般。送你香草芳杜,愿它種在宮廷臺榭。你在京城官署任職,如今我們如溝水分流西東。我依然信守承諾,只是歲月變遷,榮華不同。孤城緊挨著楚地關塞,遠處樹木仿佛伸進秦宮。誰會掛念這相隔三千里外,江潭邊的我這個老翁。
然諾:承諾,答應。
芳杜草:香草,古人常以香草贈友人表情誼。
建章臺:漢代宮殿名,這里泛指宮廷。
縉云:黃帝時官名,后泛指朝廷官員。省閣:中央官署。
遽:突然。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可知是在岳州設宴與潭州的王熊分別。當時詩人或許仕途不順,在與友人分別時,面對時光流逝、人生境遇的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分別之情和對友情的重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初唐送別詩的情感風格。
八窗闌檻倚冰梁,四座圖書貝月光。眼眩欲迷《黃竹賦》,神游疑在白云鄉。瓊臺花滿瀟瀟下,石鼎茶煙細細香。想得哦詩清鏡里,霜娥一夜泣瀟湘。
平生不耐抗塵容,興在清溪石上松。卻喜年來人事少,衡門晝掩底須重。
小雨浮江霜送秋,曉山晴繞讀書樓。道人不作當時面,萬里一帆隨白鷗。今日缽囊南去人,當時雕句作新春。更知自昔相逢意,定是他生骨肉親。
不誦清詩三十年,晚城佳會又虛傳。書來送酒春生戶,興盡回舟雪滿天。獨向瓊枝勞悵望,非干霜簡絕攀緣。江梅近暖參差發,還擬乘驄野水邊。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歲考挍月之二日為嘉平。至今華陽有仙會,會則鬼獸叫嘯丹光明。上帝又閔其人之枉死,必生仙醫有如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自從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溝坑。越七百歲乃有袖云氏,弱冠學道朝天京。天子問道賜爵秩,師拂衣去還山自吹鸞鶮笙。不燒丹,不辟谷,不餐日月精,不役罡訣甲與丁。人有奇疾弗能名,郁如病草無勾萌。師一視,攣者伸,瞽者覿,跛者行。問之無?咀之劑、針石之兵,惟有日兩炊飯折足鐺。乃云太上親傳一管筆、三軸經,無憂祖師傳至我,我奉行之無足驚。吾聞上古俞跗善療疾,不施湯液,尚須皮毛解剝凈洗五藏腥,如何三經一筆乃爾靈。人報以金擲之如瓦礫,以廉售欲豈比長安清。亦何必隱居辛苦注草經,嗚呼人生喜怒悲樂病易成,須發日槁為星星。便從鍊師乞漿啖火棗,青華定錄共共見茅君盈。
一夢燕潮兩故鄉,蕭蕭風雨透窗涼。醒來空憶歸飛雁,歲歲逢秋喜欲狂。
病樹仆河濱,長吟喻此身。摧殘凡幾日,濕朽不堪薪。兩府風煙接,十年往復頻。故人憐我老,相見益相親。
云漲平湖綠滿堤,片帆朝掛武陵西。春山盡日無人見,萬壑飛花杜宇啼。
海入峽灣無縠皺,地呈波勢盡溛瀤。人升人降渾如蟻,天遠天高凈不霾。
扁舟連夜發,歸興急如箭。喪亂男女悲,一息萬慮遍。人生豈匏系,事業有豹變。圣主纂洪業,廟堂用伊旦。拔茅到公等,王道何其燦。
徹骨光明即永離,含羞怯怯別君時。相思滿腹紅如火,要叫驚天動地知。
都門連騎出,東野柳如絲。秦苑看山處,王孫逐草時。歡游難再得,衰老是前期。林靜鶯啼遠,春深日過遲。落花今夕思,秉燭古人詩。對酒當為樂,雙杯未可辭。
點點階上苔,鮮鮮為誰碧?已別舊年人,空馀舊年色。我行東齋外,對之還爾惜。所思雖久違,猶有往來跡。
林下道人何處去,老君觀里禮星壇。佩環遙候青牛過,臺殿惟留白鶴看。一榻松云容我宿,半巖風氣逼衣寒。五更馬足車塵動,得臥山中夢寐安。
帝腹加頑足,上干天象速。造膝論當世,從容金殿旭。人生莫不有行藏,誰把行藏較短長。要識行藏無所為,時哉出處總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