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帥□侍郎韻為荊帥范侍郎壽 其三
三曲漁人獻壽茶,
新翻衢樣織茶花。
白雨紛紛下江海,
翠浪滾滾開龍蛇。
三曲漁人獻壽茶,
新翻衢樣織茶花。
白雨紛紛下江海,
翠浪滾滾開龍蛇。
漁人們唱著第三曲來獻上祝壽的茶,新織出的茶花紋樣如同新的街市樣式。白色的雨點紛紛落入江海,翠綠的波浪滾滾翻動好似龍蛇舞動。
三曲:第三支曲子。
衢樣:街市流行的樣式。
白雨:暴雨,雨點大而白。
此詩是作者和夔帥□侍郎韻,為荊帥范侍郎祝壽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未詳,但應是在荊江地區,當時或許正值為范侍郎祝壽的喜慶場合,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為范侍郎祝壽,突出特點是將祝壽場景與自然景象相結合,富有畫面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竹枝詞這一文學形式在表達生活場景和情感方面的特色。
今代丹臺籍,頻年綠野居。鐵冠真御史,革履舊尚書。短世浮云盡,平生半稿馀。人言公不朽,蘭玉照前除。一昨更調瑟,如聞欲賜環。途殫泣西狩,望絕起東山。華屋林霏慘,新阡草露班。春風埋玉淚,重為庾公潸。
寒梢的皪點昏鴉,雪后風前皎月華。結習未除羞老眼,更看淡墨幻空花。
百二韶光今幾許。燕子來時,那識春情苦。拈遍落紅無一語。小樓受盡風和雨。過眼游絲紛萬縷。驀地牽愁,知向誰邊去。千古傷心人不數。斷腸枉說江南路。
人間何孝子,此日更求官。何以江門老,無詩送子完。
鳥啼山客睡初醒,雨雨風風昨夜驚。萬紫千紅猶似夢,落花流水偶牽情。文章報國談何易,思想憂天老或曾。道是迎春春早到,春江花月漾春城。
舊聞西北海,巍然峙瑤山。高辛賢太子,制樂山之間。坐閱幾春秋,不老常朱顏。至今重其潤,恩波浹人寰。
曉來春睡未惺惚。報道郎歸便整容。窗外那堪薜荔風。恨添濃。此后何須入夢中。
王謝家門子弟多,風流人物晉山河。天荒地老到今日,真本蘭亭記不磨。
芳約總成虛。夢醒還憐抱影孤。薄似云羅渾未信,難期。念取韶華豆蔻初。臨水托雙魚。珍重離情子細書。別后玉容長想望,誰如。消得文園病渴無。
盆是荷花磨是蓮,誰礱麻石洞中天。欲將雀舌成云末,三尺蠻童一臂旋。
雪天誰復贈綈袍,殘卷寒燈道自高。日里市塵三萬斛,夢中化作大江濤。
馬蹄遍踏隴頭云,炎日馳驅入夜分。野鳥高棲隨處穩,啼聲遠度任時聞。不堪反側烽煙擾,賴有菑畬菡萏芬。客里正逢蒲酒候,憑誰共酌三閭君。
當庭繚繞剩煙香,猶待南風過短墻。北斗懸天觀變幻,西鄰對座話炎涼。無端久擱花間集,何以空書紙外章。反側胡床髡復裸,經年未減是疏狂。
大筆淋漓肆杰波,張公氏族出清河。裘箕事業光支那,鐘鼎聲華重覺羅。石馬空山遺壟在,龍駒渥水絕塵多。茂榕園里思光澤,撫盡杯棬哭當歌。
賢達從來骨格臞,寒潭秋月瑩無私。久知文癖成消渴,更覺書淫慣卷疲。詩酒共拼今夜興,笑談翻作別時思。臨岐不盡平生話,萬里云霄正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