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渡太湖
我亦扁舟汎五湖,
芙蓉七十夜模糊。
何時一問龍威洞,
玉柱金庭事有無。
我亦扁舟汎五湖,
芙蓉七十夜模糊。
何時一問龍威洞,
玉柱金庭事有無。
我也曾乘扁舟在太湖上飄蕩,湖中的荷花在夜色里模糊不清。什么時候能去探尋一下龍威洞,看看傳說中玉柱金庭的事情是否真的存在。
汎:同“泛”,漂浮。
五湖:這里指太湖。
芙蓉:指荷花。
龍威洞:太湖中的一處洞穴,傳說有神秘之處。
玉柱金庭:傳說中龍威洞中的景象。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有過泛舟太湖的經歷,太湖周邊流傳著龍威洞等神秘傳說,激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借泛舟太湖的經歷,表達對美景和傳說的興趣。其特點是意境清幽神秘,虛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傳說的獨特感悟。
溪邊尋古院,迢迢向草萊。微雨灑郊坰,禪扉傍曉開。山僧不相識,借問客何來。十年重到此,殿宇委塵埃。補葺成新搆,非復故亭臺。卻覓臨池處,僧指沙礫堆。留題壁已沒,空想舊莓苔。高基半就夷,洼澗積嵬嵬。因悟世界浮,還將陵谷推。隨訊主院僧,答言往天臺。門徒亦星散,客至若為陪。香飯供蒲筍,破例款良醅。嘿嘿自縈抱,開懷且盡杯。
市墟沽斗酒,獨酌復高歌。一笑語觀者,比君更事多。當年下沔鄂,回首幾秋風。景物渾如昨,千帆落照中。曉入姑蘇市,閶門系短篷。老人元不食,買餅飼山童。送客停山步,尋僧立寺門。青鞋慣泥潦,卻愛雨昏昏。粉堞臨江渚,朱橋枕市樓。長吟策小蹇,又度一年秋。飼驢留野店,買藥入山城。興盡飄然去,無人識姓名。高城今曠野,比屋昔朱門。道上傳呼過,遙遙幾世孫。過市摩雙眼,驚嗟閱盛衰。朱樓倚霄漢,曾見始成時。
才送春歸,當階芍藥,剩紅留影。風寒雨細,誰問綠苔芳徑。曉光籠、闌干暗憑,寂寞誰管離愁醒。只翠禽雙語,似知人悶,笑人孤另。強起開明鏡。又照見橫波,淚痕香冷。今年好月,孤負粉櫻紅杏。甚佳期、寒食踏青,倡條冶葉閑寄興。但昏昏,夢入梨云,早鶯啼懶聽。
馳輝在西山,返景流東隅。群欣被光灼,何能待須臾。重陰肅萬物,樹木日夜疏。叢蕙植幽闥,含榮耀前除。佳人眇云端,何由致區區。常恐霜霰至,委棄不我需。
邊風邊雨,若重陽寒絕。教榆柳、未秋無葉。枝枝雪。趁胡鷹始擊,代馬初肥,禽嗚獸咽。云東云西圍獵。向高闕。相將蒙古部,南飛倏忽。更千群、錦袍馳突。女回鶻。笑鞍捎紫兔,箭落黃雕,腥臊自割。胭脂半點鮮血。
打殺宣州花木瓜,爆出越州翁木大。血滴滴風袞劍輪,黑漫漫彌天罪過。咦,描邈者個賊頭,三千里外誰耐面熱而汗迸流。
露坐晴空禁漏寒,仙人飛鏡上云端。銀蟾汎汎光流白,金粟紛紛子落丹。千里酒杯同瀲滟,萬家華彩各團圞。搴衣兒女遙南指,目極征鴻共倚闌。
十度春風老翠娥,君恩不似舊時多。海棠花下燒銀燭,照見金車別院過。
三月雨晴風日侵,山下田田流水深。稻苗一片青如織,花鴨來時無處尋。
枯坐蕭然渾似醉,夜深猶剔孤檠。卷簾時見渡河星。綠楊風少力,紅藕露含情。窗外琤縱敲響竹,草間螢火縱橫。蝶飛不到夢難成。寺鐘愁斷續,鄰笛聽分明。
主人速客重尋盟,不但郊居氣象清。家釀滿壺留醉倒,驪駒未可度歌聲。
拜賜出禁闥,萬荷香襲衣。芳華傾路人,心苦誰與知?百昌遂所性,豈不在及時。愔愔海西庵,坐送白日馳。孰云致身早,一斥看群飛。圣顏幸再瞻,風漢終爾疑。明樓聲徹天,惜誦馀郁伊。心知霜霰至,蘭艾等一萎。露根不改香,大鈞庸有私?故當儕寒松,無為傷枯葵。
平生不行怪,流俗自難同。原明無仕志,公休有父風。肯堂勞未艾,反席壽俄終。誰料生芻奠,今年又乃翁。
秋風吹我夜,植杖溪橋側。木葉雖未凋,慘澹無顏色。功名不垂世,富貴但堪傷。底事杜陵老,時時矜省郎。秋暑勢已窮,風雨縱橫至。白鷺立清灘,與我俱得意。胸中萬卷書,一字用不著。歸休始太息,竟是為農樂。酌酒桑陰下,邠風入醉歌。何須繩檢外,名教樂還多。
斷磧絕行徑,石溜崩湍瀉。盤山幾轉深,竹院殊疏野。云壑藏諸天,嵬嵬搆廣廈。游人占畫橋,山僧閉蘭若。攤經尚未收,曬衲古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