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羅浮阻風宿大唐田家 其一
羅浮渺何處,風雨暮蕭蕭。
暫阻仙人約,來親田父邀。
山云低度屋,江水曲通橋。
夢覺朱明路,雙鳧興欲飄。
羅浮渺何處,風雨暮蕭蕭。
暫阻仙人約,來親田父邀。
山云低度屋,江水曲通橋。
夢覺朱明路,雙鳧興欲飄。
羅浮山渺茫不知在何處,傍晚風雨蕭蕭作響。暫時耽擱了與仙人的約會,前來接受老農的邀請。山間云霧緩緩低過房屋,江水曲折地通向小橋。睡醒后仿佛看到通往朱明洞的路,就像雙鳧般興致飄飄然。
羅浮:山名,在廣東境內,為道教名山。
蕭蕭:形容風雨聲。
田父:老農。
朱明路:朱明洞是羅浮山的重要景點,這里指通往朱明洞的路。
雙鳧:傳說東漢時葉縣令王喬有神術,常化雙鳧往來,后以雙鳧代指仙人或仙事,此處表達一種超凡的興致。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計劃前往羅浮山游玩,途中遭遇風雨,無法前行,便借宿在大唐村的農家。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游山玩水,而此次受阻經歷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游羅浮山受阻展開,描繪了途中所見景色和心境。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的閑情逸致和對仙境的向往,在同類紀游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壘原清照白登山,彌隴連天麥浪寒。劍戟漸銷農器出,人家只識勸農官。
蘭在在楚澤,蘭在在楚山。古人見心易,今人見心難。蘭在在幽谷,行子在歧路。蓼蟲居蓼中,人生不知苦。
契丹始自幽州侵,石晉稱臣禍古今。孫飯未知何所啖,帝羓已在殺胡林。周宗薄伐關南復,宋祖銷兵燕薊沉。景賢相繼開遼國,隆緒長驅向德深。澶盟全倚寇萊力,報聘重煩富鄭心。南北休肩逾百載,重熙清寧果嗣音。延僖不競遼乃蹙,女真滿萬孰能禁。夾山天祚亡賓鐵,黑水完顏號白金。縱使六州歸宋室,空城惟見綠云陰。
水邊亭榭絕炎熇,坐對遺經日易消。載酒有人來問字,隔溪撐過木蘭橈。
滕閣上元宜,章江登宴時。衣冠還大國,唐宋自殘碑。燈火闌堪憑,風塵淚欲垂。黃云驅日暮,回首見征旗。
南國有佳人,顏色白如玉。天寒被短褐,奚羨綺與縠。居貧諒自持,豈云乏膏沐。素節誰能儔,西山有孤竹。
薄責思已厚,聽歸初不留。昔來聊坎止,今去亦川流。圖史自可樂,親朋相與游。樽中常有酒,此外復何求。
舉子窮通占得失,詞臣進退系污隆。拾青伊輩俱騰上,飲墨夫誰不熱中。有太學生笑韓子,為西昆者謗歐公。他時陸氏莊相望,始驗先生造士功。幾度書來說乞身,果然跳出軟紅塵。推黃粱枕了無夢,對紫薇花他有人。杜老詩猶懷主相,瞿曇法貴等冤親。竹君樗叟俱強健,天遣相從寂寞濱。
喔喔雞三唱,城居數遠村。發隨秋葉落,目與曉燈昏。對案仍呼飯,披衣又出門。自憐衰朽質,終歲謁天閽。
屈子行吟未是哀,莊生齊物莫輕猜。遷喬何似居幽去,成佛都從面壁來。噩夢可憎醒更厭,深情欲揭抱難開。憑誰為寫風云態,日下應多作賦才。
遼水窮邊牟蓋東,鎮人今始識儒宮。詩書直化三韓遠,文軌須令萬國同。隼度塞云秋有雪,鰲翻海浪晝多風。知君回首神州路,一發青山落照中。
江郊風景頗深幽,偶此拿舟得載游。新草路迷誰辨樹,舊磯波暖共尋鷗。學人渚燕頻來往,似客汀云任去留。醉里有懷空悵望,淡煙斜日滿青丘。
十八盤山北去賒,順川流水落南涯。真馮一堵邊墻土,畫斷乾坤作兩家。
幽人寥落思無窮,付與軒昂一曲終。欲罷不能行且止,泣麟嗟鳳鼓悲風。
入眼山花盡笑迎,雙鳧飛處雨初晴。二年踏遍桃溪路,攜酒尋春只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