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讀史 其十四
李生平生嘻佛法,
廁籌拭面邦計空。
那知鐵馬浮江日,
卻是神僧建塔功。
李生平生嘻佛法,
廁籌拭面邦計空。
那知鐵馬浮江日,
卻是神僧建塔功。
李平一生都喜好佛法,用廁籌擦臉卻荒廢了國家大計。哪里知道鐵馬渡江的危急時刻,竟然是神僧建塔發揮了作用。
李平:具體所指需結合相關歷史背景,可能是一位歷史人物。
嘻:喜好。
廁籌:古時人們用來拭穢的工具。
邦計:國家大計。
鐵馬浮江:指敵方騎兵渡江來犯,形容戰事危急。
神僧:有神通或德行高深的僧人。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存在當政者過度沉迷佛法,不務國家大事,而國家又面臨外患的情況。詩人可能身處燕城,目睹這些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當政者不重視國家大計,迷信佛法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諷刺深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和詩人的批判精神。
勇施犯重悟無生,挑起三衣即便行。逢人指出無心物,當下回光似不曾。
寒鴉日日晚投林,我獨懷歸未遂心。身寄衛河舟上榻,夢縈湘水岸邊岑。年華荏苒雙蓬鬢,病體支離一布衾。卻喜故人知我意,夜窗聯話到更深。
天柱峰高白日晴,華嵩相對最分明。扶桑倒射東溟影,銀漢平流上界聲。空里金宮陳帝座,云邊鐵鎖度人行。不緣旌節巡方岳,孤負塵埃過此生。
煙雨濛濛古梵宮,院庭深悄若無僧。林梢一點熒熒碧,知是層樓供佛燈。
鶯囀,簾卷,春睡短。宿酲銷。愁日暮,虛度,可憐宵。銀漏,隔花遙,迢迢。篆爐心字焦,卸蘭翹。
夜來得酒氣增華,興入丹梯月姊家。兩首新詩一篇賦,今年不負木犀花。
滟滪拓瞿塘,二孤障瀾蠡。大哉神禹功,天地相終始。
稚女無人抱惠芳,秋來多病不扶床。可憐水火無能免,靧面桃花憶何娘。
世人競捧心,妍丑西東施。揮斤得妙質,舍子吾從誰。所惜憂患馀,歸計不暇遲。繼今省幽獨,雁足時新詩。
草草斜陽度水灣,亂鴉黃葉滿柴關。多因懶逐東風嫁,屢被催妝不出山。
五穗城西二玉壺,浮來仙石隱蓁蕪。峰頭鳧舄空云霧,天際鸞笙半有無。井注丹泉流石瀡,鶴乘香篆趁仙都。錯珍不用修清供,直采羅浮九節蒲。
仰天一笑,踞紫霞峰頂,橫吹鐵笛。萬古蒼厓飛雪練,垂作銀虹千尺。五老龐眉,九仙鶴駕,來與君爭席。掉頭不顧,飄然蘇大瓢笠。須信太守風流,永嘉而后,重理游山屐。我欲從君騎雪牯,甜筍淡齏同吃。白傅尋僧,青蓮送內,韻事遙相匹。開先寺里,也應留贈詩集。
江浙膏腴動渺然,惟閩磽薄少平川。可憐老子扶凋邑,絕似吾民墾瘠田。稍喜一犁翻宿雨,聊為三爵禮高年。太平主相調元氣,春在桑畦麥壟邊。
矍鑠仙翁杖履春,童顏鶴發總精神。年華七秩衣冠古,詞藻千篇筆墨新。花發鯉庭添秀色,月名馬帳住吟身。昌黎山斗群瞻仰,豈在功名論屈伸。雙扶鳩杖慶長春,定是仙橋降謫神。槐澤爭傳三世舊,菊香競薦一杯新。從來里巷推名宿,況有文章壽此身。籠就碧紗珠玉滿,樗材愧乏雅懷伸。
應是鵑花笑口開,火頭天子果何哉。遠公滿眼沽春酒,引殺陶潛不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