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鄉察院夜次壁間韻
不眠疑漏盡,獨坐愛燈明。好夜春連市,微風月滿城。
凝香清燕寢,落筆得蠶聲。無限懷人意,迢迢到玉京。
徘徊沙苑夕,更喜駟星明。雜虜猶遮塞,王師未筑城。
春田榛莽跡,夜枕鼓鼙聲。宛種雖神駿,何須慕漢京。
不眠疑漏盡,獨坐愛燈明。好夜春連市,微風月滿城。
凝香清燕寢,落筆得蠶聲。無限懷人意,迢迢到玉京。
徘徊沙苑夕,更喜駟星明。雜虜猶遮塞,王師未筑城。
春田榛莽跡,夜枕鼓鼙聲。宛種雖神駿,何須慕漢京。
難以入眠懷疑漏壺水已滴盡,獨自坐著喜愛燈光明亮。美好的春夜集市相連,微風輕拂明月灑滿全城。在凝香的寢室里清幽寧靜,落筆書寫好似聽到蠶吃桑葉聲。心中有無限懷念人的情意,悠悠地飄到京城。在沙苑的傍晚徘徊,更欣喜看到星宿明亮。眾多敵虜還在阻塞關塞,朝廷的軍隊還未筑好城防。春天的田野滿是榛莽痕跡,夜里枕著戰鼓聲。西域的良馬雖然神駿,又何必羨慕漢朝的京城。
漏盡:漏壺的水已滴完,指夜深。
燕寢:古代帝王休息安寢的地方,這里指作者住宿處。
蠶聲:形容書寫時紙張摩擦聲如同蠶吃桑葉聲。
駟星:星名,這里可能象征美好或吉祥。
雜虜:指當時的敵對少數民族。
宛種:指西域大宛國的良馬。
漢京:漢朝的京城,這里泛指繁華之地。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在良鄉任職或路過時。當時邊塞可能有少數民族侵擾,局勢不穩定,作者在察院夜宿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作者的懷人之情和對邊塞局勢的關注。其特點是情景交融,前半部分寫景寄情,后半部分直陳戰事。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作者心境。
入寺憐幽絕,呼尊坐郁盤。共貪佛日好,不畏松風寒。稚子收山果,殘僧供野餐。猶云澗道古,停策暝中看。
淖口飛泉玉雪清,決渠疏引入秦城。民居萬戶沾馀瀝,客邸三秋解宿酲。云物映來多異態,年光流去不停聲。臨池且盡杯中醁,浪跡乾坤一聚萍。
有書百卷,小甌一勺,清趣無限。石側蒲腴,梅根櫚綠,唯我鐘情見。穆然對此,風恬畫靜,詩思綿綿不斷。念村疇,幾年岑寂,凄煙苦雨籠遍。將臺飛峙,江濤遙挹,一展乾坤倦眼。塵患攖人,潔衿在己,棲止雙勞燕。待揮健翰,淩霄踔野,更掃古愁今怨。任馳騁、兩心映照,十方贊嘆。
時雨息氛翳,高林嘒風蟬。端居愜孤尚,圖書靜當軒。涼飔薄欞戶,微爽生簡編。客來聊與樂,客去自復眠。徜徉永今夕,庶以全吾天。
柳浪風寒?稏香,旋移床就樹陰涼。待教野老題名號,獨醉癡仙避暑莊。
明月皎夜光,浮云為之清。一樽飲露下,肝膈傾秋冰。昔我去里社,意氣輕死生。相隨霍嫖姚,獻獲勞先登。嫖姚今已貴,金紫盈朱門。康莊森棨戟,甲第連青云。安知天下士,霜露頹冠纓。丈夫有如此,當策中原勛。
緹騎羽士與庖人,鞶舄衣冠事事新。費盡水衡金幾萬,明煙甫畢障風塵。
煩寫新容出鏡臺,少年衰陋本中材。遠人若問程宮講,應詫君曾識面來。
今年七十五,歸作庵中主。珍重觀世音,泥蛇吞石虎。
兄弟和氣與天通,連理蔬莖瑞郁蔥。造化神機非遠近,不當言異又言同。
又是青春一度深,看花人獨立樓陰。無窮無可留連日,曾幾曾經向往忱。忽憶不全嘗做夢,據憐猶有未灰心。樹頭也不知名鳥,漫向風前斗好音。
覓船直欲橫塘去,船去橫塘為訪誰?白首正慚玄度老,碧云曾與惠休期。山林此日多高士,風雨連床可論詩。入社既能容載酒,陶潛無復更攢眉。
亭午湘簾暑未殘,謾勞朱李薦冰盤。須君貌寄廬山障,臥對飛流萬尺寒。
北溪高冢對橋門,節婦芳名萬古存。暝目終酬同穴志,苦心曲盡撫孤恩。寒煙蔓草無行跡,淡月梅花有斷魂。客子往來休濯足,溪流從此不曾渾。
夢中不忘踏歌詞。詞卷秘中閨。曾防格律有偷時。卻被老元知。西風吹冷長安道,遣落葉、要我題詩。我來無那得歸遲。長記漲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