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讀史 其八
晉武深鑒前代失,諸王競握兵馬雄。
何須更待東門嘯,始嘆銅駝荊棘中。
晉武深鑒前代失,諸王競握兵馬雄。
何須更待東門嘯,始嘆銅駝荊棘中。
晉武帝深刻借鑒前代的失誤,讓諸位藩王競相掌握強大的兵馬。哪里需要等到在洛陽東門聽到隱士的長嘯,才去感嘆銅駝埋沒在荊棘叢中呢。
晉武:指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深鑒前代失:深刻借鑒前代的失誤,這里指曹魏因宗室孤立而滅亡。
諸王競握兵馬雄:西晉建立后,司馬炎大封宗室諸王,并讓他們掌握地方軍政大權。
東門嘯:指隱士董京在洛陽東市披發而行,逍遙吟詠,后不知所終,象征著社會即將動蕩。
銅駝荊棘:西晉索靖預知天下將亂,指著洛陽宮門外的銅駝說,‘會見汝在荊棘中耳’,后來果然發生八王之亂,洛陽淪陷。
此詩作者可能生活在一個政治局勢不穩定的時代,看到當時社會存在的類似西晉分封隱患等問題,借晉武帝分封諸王導致八王之亂、西晉衰亡的歷史事件,來表達對現實的擔憂和對統治者的警示。
這首詩主旨是借西晉歷史反思分封制度的弊端,其突出特點是借古鑒今。在文學史上,它以史為題材,反映了詩人對社會政治的關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杖藜初出城西門,萬株紅葉如云屯。芙蓉峰前問行路,宛宛一線隨潺湲。水聲漸遠山漸近,弱蘿纖葛手所捫。須臾橫側變峰嶺,高岸忽復為平原。細泉瀏瀏竹竿直,石樹駢立疑同根。剝金敗碧逢廢剎,猶以第一名其軒。天明獨去吊遺跡,玉女委蛻空丘墦。樓居西起望明滅,石扉呀若山之樊。罅幽穴險徑沮洳,膝行匍匐不得奔。剨觀崖廣架寥泬,雙龍繞霤蟠蜿蜿。紛綸怪狀滿巖腹,熊虎踞伏鸞鳳騫。其馀瑣細無不有,形求象索難具言。前趨林麓卻下縋,俯矚九地窮涯垠。青枝翠羽不復辨,但聽風水聲喧喧。高燒松炬度其背,珠箔忽隨華燈繁。聳身上出指絕頂,碧桐高下彌山園。遙穿蓬艾蹋云雨,險艱從此不易論。秋毫細路莫容足,下瞰不測傍無藩。怪藤如鉤草如劍,舉首仰嘆愁攀援。山翁顧之笑引臂,前牽后接猴與猿。馳坑跨谷攲側過,背汗喘息逾炰燔。陰沈古洞閟星日,雖有寒暑無朝昏。卻行左轉復深入,愈覺憀慄搖心魂。珠纓縹緲現滿月,稽首大士天人尊。拂衣徑逐飛鳥下,青山出沒波濤翻?;蛟茲h人隱身處,彷佛肩背馀苔痕。蛇蟠磬折又數里,龕巖十丈開墉垣。夜歸草堂殿突兀,坐看云月吐復吞。怡然攜手盡文士,頗覺筆下來源源。名山石室如可托,幸子歲晏來無諼。
無客門闌盡日扃,兩行喬木擁寒廳。吏胥借問官何在,流水聲中看竹行。
午背斜陽遠村,漚邊獨樹閒門。有莘野中耒耜,浣花溪上盤飧。
梅井經疏鑿,如聞自昔人。玉奩深貯月,云乳暖藏春。桐葉誰新汲,葵芽好問津。端堪事杯酌,泠汰客襟塵。
竹枝裊裊采香舟,桃葉依依罨畫樓。一種垂楊芳草色,江南江北盡供愁。
九華原亦是移文,錯怪山頭日日云。乘興未甘回俗駕,初心終不負靈均。紫芝香暖春堪茹,青竹泉高晚更分。幽夢已分塵土累,清猿正好月中聞。
壽樂堂中白發親,生存強健百年身。嫠居月苦青帷夜,笑語風和綵服春。諼草欣榮衛國詠,大椿憔悴漆園人。雪庵字畫題華扁,射斗虹光筆有神。
瓜架霜摧,豆棚雪繞。田園休道生機少。試看塌地自青青,閉門足慰英雄老。臘甕儲珍,歲盤斗巧。從來活計農家好。莫聽措大咬根談,散金花待春風到。
按步緩尋幽草,揚眉一望平林。鳥影漁磯日暮,豆花村屋秋深。
舵樓橫笛孤吹,暮云散盡天如水。人間底事,忽驚飛墜,冰壺千里。玉樹風清,漫披遙卷,與空無際。料嫦娥此夜,殷勤偏照,知人在、千山里。常恨孤光易轉,仗多情、使君料理。一杯起舞,曲終須寄,狂歌重倚。為問飄流,幾逢清影,有誰同記。但尊中有酒,長追舊事,拚年年醉。
系纜依高樹,推窗坐短篷。地偏秋積潦,湖近夜生風。鲙縷銀條白,粳炊玉粒紅。飄飄苧蘿夢,漸過越臺東。
煙草長洲苑。渺姑蘇、舊游麋鹿,歲華云晚。多少吳宮花月恨,春去春來不管。只付與、行人凄斷。君去風流賓幕里,把今情、古意供裁剪。珠唾濕,玉煙暖。相逢盡看金杯滿。信人生、好懷有幾,夢長緣短。白發崢嶸三千丈,底用云揉雨染。且斗取、尊前強健。為問浮槎還到否,便乘之、直上三山遠??村瓖u,水清淺。
一梢兩梢曉灘月,三花五花暮江雪。春風到手眼生寒,煙水村深有茅蕝。
黃葉蕭蕭秋水清,田中日午村雞鳴。場邊九月禾黍熟,空原雉飛飽新谷。棗籬蟲鳴村路曲,道邊古墳生野菊。人稀田闊草茫茫,洛陽秋聲能斷腸。
神仙中人世莫識,政以文章為戲劇。李生也復可憐人,手種蟠桃待春色。山空歲寒誰念汝,青楓墮影霜露白。遠游賦成一朝去,翠蓋云旗暮何適。蓬萊煙霧秋冥冥,鄧君白鹿無消息。袖中驪珠三百顆,夜深勿近蛟龍宅。金華之山青矗天,山人看山忘歲年。黃精芝草幸可食,安得與子巢其間。石床醉聽松風眠,無為長歌怨如哭,使汝惻愴凋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