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吳居安入開善四首 其二 宿省軒
夜空合一寂,擾擾息萬勞。
幽懷耿不寐,孤燈側殘膏。
稍知山雨來,聲在橫林高。
凄然卻成夢,夢泛秋江濤。
夜空合一寂,擾擾息萬勞。
幽懷耿不寐,孤燈側殘膏。
稍知山雨來,聲在橫林高。
凄然卻成夢,夢泛秋江濤。
夜空一片寂靜,所有的紛擾和勞累都停止了。我心懷幽思難以入眠,孤燈里的油也快燃盡了。漸漸知道山雨要來,聲音從高處的橫林傳來。凄涼中我進入夢鄉,夢到自己在秋江的波濤中泛舟。
合一寂:完全寂靜。
擾擾:紛亂、煩擾的樣子。
耿不寐:心中不安而難以入睡。
殘膏:快燒完的燈油。
橫林:橫斜的樹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與吳居安同入開善寺,夜宿省軒時,在寂靜的環境中觸發了內心的思緒,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種寧靜、清幽的環境,詩人的心境也較為孤寂。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夜宿時的孤寂幽思。其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景與情的交融展現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頭風目眩乘衰老,只有增加豈有瘳。
花發眼中猶足怪,必若不能分黑白,卻應無悔復無尤。
新竹夾平流,新荷拂小舟。
眾皆嫌好拙,誰肯伴閑游。
客為忙多去,僧因飯暫留。
獨憐韋處士,盡日共悠悠。
云樹玉泉寺,肩舁半日程。
更無人作伴,只共酒同行。
新葉千萬影,殘鶯三兩聲。
閑游竟未足,春盡有余情。
喜逢二室游仙子,厭作三川守土臣。
舉手摩挲潭上石,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應笑人。
常憂到老都無子,何況新生又是兒。
陰德自然宜有慶,莫慮鹓雛無浴處,即應重入鳳凰池。
五十八翁方有后,靜思堪喜亦堪嗟。
一珠甚小還慚蚌,持杯祝愿無他語,慎勿頑愚似汝爺。
小潭澄見底,閑客坐開襟。
借問不流水,何如無念心。
彼惟清且淺,此乃寂而深。
是義誰能答,明朝問道林。
因下疏為沼,隨高筑作臺。
龍門分水入,金谷取花栽。
繞岸行初匝,憑軒立未回。
園西有池位,留與后人開。
謝病臥東都,羸然一老夫。孤單同伯道,遲暮過商瞿。
豈料鬢成雪,方看掌弄珠。已衰寧望有,雖晚亦勝無。
蘭入前春夢,桑懸昨日弧。里閭多慶賀,親戚共歡娛。
膩剃新胎發,香繃小繡襦。玉芽開手爪,酥顆點肌膚。
弓冶將傳汝,琴書勿墜吾。未能知壽夭,何暇慮賢愚。
乳氣初離殼,啼聲漸變雛。何時能反哺,供養白頭烏。
西風來幾日,一葉已先飛。
新霽乘輕屐,初涼換熟衣。
淺渠銷慢水,疏竹漏斜暉。
薄暮青苔巷,家僮引鶴歸。
相看鬢似絲,始作弄璋詩。
且有承家望,誰論得力時。
莫興三日嘆,猶勝七年遲。
我未能忘喜,君應不合悲。
嘉名稱道保,乞姓號崔兒。
但恐持相并,蒹葭瓊樹枝。
洛陽陌上春長在,
惜別今來二十年。
唯覓少年心不得,
其余萬事盡依然。
一樹紅桃亞拂池,
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
春深欲落誰憐惜,
白侍郎來折一枝。
怪石千年應自結,靈泉一帶是誰開。
蹙為宛轉青蛇項,
所嗟地去都門遠,不得肩舁每日來。
洛下林園好自知,江南景物暗相隨。
凈淘紅粒罯香飯,
停杯一問蘇州客,何似吳松江上時。
今夜調琴忽有情,
欲彈惆悵憶崔卿。
何人解愛中徽上,
秋思頭邊八九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