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二首
飽玩青山性所耽,晚從平遠寄茅庵。
年來苦被前村隔,又擬移家更向南。
小虞塘上屋三間,雖道無錢且得閒。
更喜望中無隱蔽,東西全體是青山。
飽玩青山性所耽,晚從平遠寄茅庵。
年來苦被前村隔,又擬移家更向南。
小虞塘上屋三間,雖道無錢且得閒。
更喜望中無隱蔽,東西全體是青山。
我熱衷于飽覽青山,這是我本性所好,晚年在平遠之地建了茅庵居住。這些年苦于被前村阻隔了看山的視線,又打算搬家到更南邊去。小虞塘上有三間屋子,雖說沒什么錢財,但能過得清閑。更讓人欣喜的是視野中沒有遮擋,東西兩面滿眼都是青山。
耽:沉溺,這里指喜愛。
平遠:平坦開闊、視野遼遠之地。
擬:打算。
閒:同“閑”。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晚年追求閑適生活,對居住環(huán)境有更高的自然審美要求,因現(xiàn)有住處看山不便而想再次搬家。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與追求。特點是語言質(zhì)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愁絕蕭郎音信稀。夢中歸。畫簾風動六銖衣。篆煙微。
小園閑卻秋千索。桐花落。最憐白晝燕雙飛。怨春暉。
杜陵家室吾方問,
通德鄉(xiāng)門子自昌。
逆旅匆匆聊命酒,
相逢莫道馬賓王。
幕卷黃云透角聲,沙移斜日上空旌。
可憐白草多情緒,偏向征魂骨里生。
云撓金距新蒼鶻,草耎瓊絲老白騧。
春意只今無遠近,玉門輕發(fā)數(shù)枝花。
北往長思聞喜縣,
南來怕入買愁村。
區(qū)區(qū)萬里天涯路,
野草荒煙正斷魂。
孤根移自紫霄峰,
只斗清香不斗紅。
憶得婆娑一株桂,
歐家曾見月屏風。
一徑回環(huán)思渺然,
叢林萬竹綠參天。
溪邊更看垂垂柳,
蕩漾晴空萬里煙。
燕瘦環(huán)肥各賞音,偶于浙派見精深。
論詩未信卷葹語,樊榭何人更鑄金。
三朝選本亦區(qū)區(qū),七子松陵枉并驅(qū)。
一例詩翁饒派別,故應萚石勝歸愚。
懶散何心與世期,春風先及野人知。
千葩萬蕊都成趣,語燕啼鶯總?cè)朐姟?
風靜捲簾看草色,日晴攜酒醉花枝。
恣情遠逐游蜂去,淺水橋邊緩步時。
蕭蕭易水,問何事春來,助人凄惻。蘋香柳嫩,妍景任教拋擲。
聊話郎山雨夕,又夢繞、潭固煙色。紛紜身世多般,已見雁飛南北。
誰遣頭須頓白。怕縱有春風,也難消得。壯懷無奈,說甚肝腸鐵石。
況聽高樓弄笛。盼不到、漁蓑消息。試看陌草青青,正是杜陵寒食。
紫燕對舞春風柔,風開桑眼青如油。
家家曬箔急蠶事,女伴不作嬉春游。
十七嗚鬟臂苦短,大婦扶將小婦挽。
蠶瘦葉稀不滿筐,那有心情更回眼。
誰家游俠兒,嗚鞭陌上走。
自覺口中銜石闕,不知纖條傷素手。
春日脈脈春云陰,恨無綠綺通春心。
路人千百說長短,自惜年華自不禁。
君不見魯國秋胡婦,忍死不受狂夫金。
萬里雄風海嶠來,
客襟聊為曠亭開。
千年古木清陰合,
若比莊椿是美材。
山光欲雨江欲晴,云黑復白波微明。
此時擊楫涉江去,薄暝始向前山行。
林梢一抹斜陽色,高下山溪一千尺。
云中道士來遠迎,語不分明指碑石。
累累林果紅一山,傾耳祇覺禽聲蠻。
道旁?石削如鐵,山溜滴瀝苔花斑。
沿岡久立怯北風,送客出戶聞敲鐘。
昏江棱棱水聲起,卻喜一星明舵尾。
三月海波如掌平,東風吹送一帆輕。還家踏著來時路,不用旁人為指程。
茫茫大地總無禪,借路歸家得悄然。昨夜鐵牛奔渡海,一時還盡草鞋錢。
浩歌歸去有來由,萬水千山一缽收。別后相思何處所,月明人在釣魚舟。
曾宿東山山上寺,至今猶復憶前因。送君好好還山去,從此居亭有主人。
多異山中白額虎,龍池池上赤梢魚。相逢為致殷勤意,別后枯禪已廢書。
海外相隨小犢兒,于今長大漸成癡。從師歸去煩收管,耕月犁云好及時。
群山海上來,絡繹趨九仙。仙翁此山住,示夢于幾先。九仙祠祈夢最靈。
山中老樵枕石眠,斧柯斷爛不記年。夢中仿佛遇神授,筆花晝吐黃茅天。
覺來信手縛不律,巧被筆工偷妙術。遂令九仙祠下三脊茅,用與雞毛鼠須匹。
中書免冠頭不禿,菅蒯居然效微質(zhì)。幸渠一束價未高,殿頭簪珥非汝曹。
若教朱墨官盡取,便恐仙山成不毛。
君不見連山伐竹兔拔毫,鐵梳膠綴何其勞。穢史自執(zhí)奸吏操,直與此輩供錐刀。
老夫鈔書指生繭,怕搦人間管城管。涂鴉結蚓隨爾為,不要殘年護吾短。
洞門金畫翠瑯玕,杏不多花月溜寒。借得御書經(jīng)自讀,松風凈洗石棋盤。
云氣常常在上峰,松生仙骨盡成龍。不通名姓誰談道,卻得云邊兩度逢。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