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詞奉和泰泉先生
不矯南巡詔,徐看出九霄。
五花邊將馬,七葉禁臣貂。
帝子馳金輅,神人造石橋。
康衢應有頌,誰為采風謠。
不矯南巡詔,徐看出九霄。
五花邊將馬,七葉禁臣貂。
帝子馳金輅,神人造石橋。
康衢應有頌,誰為采風謠。
不違背南巡的詔令,緩緩地從九霄出現。身騎五花馬的是邊疆將領,頭戴七葉貂尾冠的是宮廷近臣。皇子駕著金輅車馳騁,能工巧匠建造了石橋。康莊大道上應該有贊頌之聲,誰去采集這些民謠呢?
矯:違背。
九霄:天空極高處,這里可能指宮廷。
五花:指五花馬,名貴的馬。
七葉禁臣貂:漢代侍中、中常侍等近臣帽子上插貂尾,七葉形容世代顯貴。禁臣,宮廷近臣。
帝子:皇子。金輅:用黃金裝飾的帝王乘坐的車。
神人:指技藝高超的工匠。
康衢:康莊大道。
采風謠:采集民間歌謠。
泰泉先生可能是指黃佐,他是明代學者。此詩為奉和之作,創作于皇帝南巡之時。當時皇帝出行,場面宏大,作者應和泰泉先生的詩詞,寫下此詩描述南巡的景象。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皇帝南巡的壯觀場景,突出皇家的威嚴與奢華。其特點是語言典雅、場面描寫宏大。在文學史上,這類奉和詩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文人之間的唱和風氣。
去年與子別當涂,彼此形骸若夢余。
悵望欲窮千里目,相思不寄一行書。
青山歸去容身好,白眼從來處世疏。
桂水東流須入海,新詩時復委雙魚。
清秋送殘暑,隔屋忽聞砧。
遠震星河夜,遙興關塞心。
欲知針縷密,即是淚痕深。
他日功成后,逢人寄好音。
文獻頎頎學問該,可憐為相遇嫌猜。
當年致主陳金鏡,后世空祠見鐵胎。
武水直疑龍臥久,韶山時想鶴歸來。
我朝繼有襄公出,誰道南方乏美材。
一賊鳴銅鼓,孤城隕使星。
形骸糜矢石,忠義貫丹青。
皎皎張巡傳,新新李子銘。
吾詩愧涓滴,何以助南溟。
晚坐庭樹下,涼飔經我懷。
亦有樽中物,佳人殊未來。
佳人隔重城,誰復為之儕。
瞻云云行天,步月月滿階。
想聞誦聲作,崩騰瀉江淮。
雨余風物一番新,得句慚非畫手親。
柳眼含煙如恨客,花心凝露欲啼春。
黃鸝出谷方求友,紫燕營巢不避人。
獨我未沾青帝力,僧窻聊寄幻泡身。
寺與人寰隔,西軒更遠瞻。
云煙生卷箔,星斗半垂簷。
山對眉雙碧,江空鏡一匲。
旅魂招不盡,愁向酒中添。
以幻聊觀幻,亭將六以名。
隔林風籟息,滿地月華清。
不動超千劫,隨緣度一生。
有時拈榔標,劃斷野泉聲。
片片冰消后,盈盈月落初。
舟輕風勢急,水闊雁鳴疏。
生事長飄泊,愁懷自卷舒。
還憑過江夢,一為省吾廬。
仙梁飛去有遺壇,融結工夫玉未干。
一片碧煙鸞舞破,數枝紅蕊鹿銜殘。
雨經梅澗芝田熟,路入蕭家月屋寒。
晚景自憐行六十,欲求逐馬問黃冠。
殘春絲雨洗氛埃,一日重城望數回。
熟色淺深添草樹,輕綃高下覆樓臺。
溪聲遠與鐘聲雜,山影分從電影開。
不得畫工如立本,史君吟寫最多才。
齊山鬰愁煙,鏡潭墜孤月。
佳人去不還,生別成死別。
有才曾未施,負冤終莫雪。
世情多反復,美玉不如鐵。
無路攀魂車,隔江寄清血。
已喜乘軺歸玉闕,尚能騎馬過柴門。
離魂有底銷千丈,殘日無多寄一樽。
得路看君終直節,閉關唯我守空言。
霜風素發頻欹帽,淚對桓伊不可捫。
自挈壺漿款廟門,黃蕉丹荔薦清芬。
沈煙未過盤中篆,電影已翻江上云。
霈澤不惟滋稼穡,涼飚仍為掃嵐氛。
圓山信作漳南鎮,想戀枇杷玉色醺。
入幕三年久,還家萬里遙。
道孤誰汲引,政善眾歌謠。
北夢君方穩,南魂我未招。
官醪不許買,別恨幾時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