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儂歌
非關故相棄,只是儂命乖。安得如月色,隨處墮君懷。
曉起入春園,衣袖攬花葉。濕儂衣不妨,打失雙蝴蝶。
整月梳洗慵,風飄兩鬢戟。鴉鵲沒來繇,賺儂松半尺。
本欲阻郎去,卻恐郎見嗔。從郎游歷盡,方顯故園春。
非關故相棄,只是儂命乖。安得如月色,隨處墮君懷。
曉起入春園,衣袖攬花葉。濕儂衣不妨,打失雙蝴蝶。
整月梳洗慵,風飄兩鬢戟。鴉鵲沒來繇,賺儂松半尺。
本欲阻郎去,卻恐郎見嗔。從郎游歷盡,方顯故園春。
并非你故意拋棄我,只是我命運不好。怎能像月光一樣,無論到哪都能落在你懷里。清晨走進春天的園子,衣袖攬住了花和葉。弄濕我的衣服沒關系,卻驚飛了一對蝴蝶。一整月都懶得梳洗,風吹著兩鬢像戟一樣。喜鵲沒來由地啼叫,騙得我空歡喜一場。本想阻攔你離去,又怕你生氣。跟著你四處游歷完,才更能體會故園春天的美好。
乖:不順利。
墮:落。
攬:摟,接。
慵:懶。
戟:這里形容兩鬢頭發像戟一樣蓬亂。
沒來繇:沒來由,無緣無故。
賺:騙。
嗔:生氣。
《懊儂歌》是南朝樂府民歌,多寫女子愛情生活中的哀怨。這類民歌產生于江南地區,當時社會相對穩定,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興起,民歌反映了普通民眾尤其是女性的情感生活。此詩可能是一位女子在愛情中遭遇挫折或分離時所作。
這首詩主旨圍繞女子愛情經歷,以質樸語言和細膩情感打動讀者。它具有南朝樂府民歌特色,在文學史上豐富了古代愛情詩歌的表達形式,展現民間文學魅力。
左顧衰翁底取斯,轉頭歸馬又西馳。剩催阿買抄新稿,大勝齋房紀瑞芝。樂歲人家皆有酒,高秋天氣總宜詩。霜花露菊留迎客,預戒西成省控持。
秦關晉峽莽相沖,地轉天摧妒禹蹤。不改黃河噴雪霰,猶存砥柱插芙蓉。中流歲晚回鳴犢,大壑春深起臥龍。膝抱缶歌雖足戀,請纓飛馭莫辭從。
銅梁影棠樹,石鏡寫褰帷。兩江如漬錦,雙峰似畫眉。穿荷低晚蓋,衰柳掛殘絲。風流盛儒雅,泉涌富文詞。無因同子淑,暫得侍臨淄。寂寞歲陰窮,蒼茫云貌同。鶴毛飄亂雪,車轂轉飛蓬。雁歸知向暖,鳥巢解背風。寒沙兩岸白,獵火一山紅。愿想懸鶉弊,時嗟陋巷空。
上方何處好,湖水浸長橋。月出搖波光,靈鵲若可招。醉后發清嘯,空江動回潮。何須登絕頂,高險多風飆。
清秋中宿一維舟,山月孤懸最上頭。萬里行蹤江上寄,十年清夢日邊留。衡陽過雁隨云盡,峽里啼猿對岸愁。尺素有懷何處去,定隨雙鯉到中洲。
不識煩惱是菩提,若隨煩惱是愚癡。起滅之時須要會,鷂過新羅人不知。
明月猶西照,微熹自東入。此景人莫知,唯鳥迎送唧。霧重山形勻,露降樹裳濕。獨屐分青草,時拂山間石。伊誰傍相隨,路燈含默立。滿夜睜瞠苦,眼昏睡欲逼。漸沿坡上坎,塘影光躍壁。有人擲魚餌,驚起水禽泣。我亦何所事,消此曉與夕。坐學山禽啼,百聲似無一。竟肯相和答,往復相悅懌。豈以同處久,引我為族戚?道逢村女擔雙籃,衣如水綠辮如蘭。相見欲笑未笑間,兩腳驚風翻裙邊。家居何許忙何事?淩明已越三重山。紫蘇時菜人所歡,市場恨遠起夜闌。一種得食古唯然,軀賤力苦非吾憚。去去速去語未完,早至或有佳地盤。二老隔塘投雙餌,形狀可見貌難知。微波如語漾塘過,似呼吾與共此時。踏露踐草衣盡洗,清我塵埃與心機。棘間探軀窄如隙,泥鞋半與水相嬉。得我一笑不及語,已有佳懷療吾饑。浮如朱珠點翠幕,竿如蜻蜓蘸漣漪;浮沉箭去捷迅電,竿起鷹揚破空嘶。無魚且有一塘綠,為翁驚碎翻琉璃。我住山間忽七歲,漸忘人語通鳥啼。竟有此樂未一試,豈真山客禽將譏。明朝急覓一竿竹,告愧塘景補吾遺。旭暮嚼食山水色,堪笑八十垂磻磯。日向東山窺半眼,霞光浸浸澄波皮。老翁歸去垂首嘆,我喜囊中有新詩。
風收點滴曉檐聲,云放朦朧晚日明。楊柳染絲才喜雨,梅花泣玉卻祈晴。先生老態似枯禪,解后東風也欲顛。才雨便晴寒便暖,四時佳處是春天。
思鄉無日不關情,況復春燈對月明。欲作家書附回使,歸心先過洛陽城。
泗水寒流淺,吳船夜進徐。四方行役始,千里去家馀。晚飯憐紅稻,新錢買白魚。未知風景異,沙月野躊躇。
朝來盥漱喜新晴,忽憶看花遽出城。病起好懷還似昨,雨馀春色可憐生。露華濯濯含金粉,云朵鱗鱗蹙絳英。苦恨品題無妙語,正緣佳麗若為評。
柳拂小橋“春”色多,石奇花俏氣消磨。風酥雨膩江南夢,泄漏夏光香涌荷。
寸爝不照室,勺水不盈野。太山出其云,終朝雨天下。濟物茍如斯,寧非通方者。安得起斯人,與之論玄化。
龍井饒甘泉,飛來富石骨。蘇橋十里風,勝果一天月。錢祠無佳處,一片好石碣。孤山舊亭子,涼蔭滿林樾。一年一桃花,一歲一白發。南高看云生,比高見日沒。楚人無羽毛,能得幾游越。
天地眷瓊葩,瓊枝護練花。愛渠清白好,不肯嫁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