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君敦庵 其二
故人酒盡橫江上,
薄暮云消碧海東。
此去江湖萬馀里,
封姨莫助石尤風。
故人酒盡橫江上,
薄暮云消碧海東。
此去江湖萬馀里,
封姨莫助石尤風。
老朋友喝完餞行酒,站在橫江邊上,傍晚時分,東邊碧海之上的云朵消散了。你這一去江湖路途有萬余里之遙,風神啊,不要助長逆風來阻攔行程。
故人:老朋友。
橫江:水名,在今安徽和縣東南,古為重要渡口。
薄暮:傍晚。
碧海:指大海。
封姨:神話中的風神。
石尤風:指逆風、頂頭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知,是詩人在橫江邊為友人周君敦庵送行時所作。當時詩人面對即將遠行江湖的友人,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擔憂,于是寫下此詩表達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運用神話傳說增添浪漫色彩。它以簡潔自然的語言表達了真摯的情感,體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主題和藝術特色。
裊裊秋色來不慳,翩飜落葉鋪闌干。
藏鶑杜燕圃中靜,蘆葉藕花波水寒。
我生逢辰似陸賈,老去恨未歸長安。
天公賜以八旬老,客況如寄僧家園。
落日慘客意,老懷增百憂。
朔風動地吼,湖水吞天流。
甲馬隘兩淮,殺氣橫九州。
無德彼將滅,復讎我有休。
羽檄交馳際,哀歌寄清愁。
念子別我久,我心嘗忡忡。
豈意蘭溪船,忽作瀟湘逢。
一笑出意表,相對如夢中。
子有親庭樂,我無塵事籠。
愿言云水信,時寄菰蒲風。
人生無定端,萬事固難料。美好招世患,讒謟過忠告。
正淑不自媚,私謁事妍笑。入宮逾十年,嫉妬掩稱道。
疎賤難為容,況復昧傾巧。一朝見排棄,眾笑蛾眉好。
驅車臨出門,盛飾舒懷抱。不怨君王遠,不怨父兄老。
唯怨蛾眉悮一生,榮枯不得同百草。
賜墻那及仲尼宮,妄意堅高立下風。
志士有求雖汲汲,鄙夫無得漫空空。
詩鳴寡學安能善,酒圣多愁詎敢中。
惟頼有朋想博約,過情之譽豈宜蒙。
賊馬憑凌勢怒號,鐵衣夜掛映征袍。
謹嚴甲士方超距,森索妖星絕繹騷。
橫槊賦詩雖昔事,枕戈待旦敢徒勞。
公詩一洗煙塵氣,媿甚橫行不鼓刀。
驊騮天下駿,所制在服箱。蘇秦天下辯,所失戀冠裳。
達人貴自重,出處保龍光。山花麗云錦,鳥語調絲簧。
清泉激鳴琴,掩抑合宮商。芝術勝粱肉,蘭菊有余芳。
白云結山友,來往俱相忘。世路甚谿谷,簪笏誠羈韁。
人心若丘山,咫尺不可量。猿鶴熟可馴,人熟不可防。
留侯從赤松,范蠡辭越王。二子保令終,避世容何傷。
王孫促歸軫,吾徒方退藏。
一年春事急如流,每被顛風斷送休。
錦瑟華筵常漫度,杏園景物只供愁。
須知勝踐何曾闕,自是青春不少留。
遍倚欄干望歸路,落花飛絮思悠悠。
梧葉經冬不識霜,杞茅蒙潤已宜湯。
夜除愛日太和境,衣袂輕風單薄裝。
盤綰翠絲春意近,盞浮清艷臘容光。
東君又試芳菲手,行樂寧嗟鬢轉蒼。
神仙聞水部,妙物與長生。
鼎飪元滋味,山樊好弟兄。
佳音當有象,短韻已馳兵。
試咽甘酸處,行看雪里英。
謫仙醉揖金陵月,浩歌目送飛鴻絕。
江城樽俎照清輝,樓臺忽作煙霞宅。
長杯引竭北斗空,吳歈楚舞無顏色。
行行倒著紫綺裘,徑上蘭舟岸紗幘。
笑談欬唾驚魚龍,歷塊群山看滅沒。
石頭水底度冰輪,迢迢碾破澄空碧。
左回右盼生英風,聯袂招邀盡狂客。
相將醉臥綠蘿煙,三山不動鼇無力。
秦淮寂寂江月空,人物風流難再得。
子晉升真后,茅君謁帝初。
靈風翔羽葆,舒轡聳云裾。
凌虛前虎節,方駕后龍輿。
平旦辭龜嶺,禺中過鳳虛。
故里頻遷改,山川遽有無。
當時武昌水,清淺轉城隅。
壬午收亨運,余屯未肯休。
風煙淮水近,天地老身愁。
虜意驕如昨,江干景易秋。
得閑如自若,心在一扁舟。
應向西瑤立赤墀,鮮云仍帶綠煙宜。
要先籬菊三秋艷,不放蟾華一點窺。
頗訝夙宵涼雨疾,頓思晨發曉光披。
騷人豪舉經年意,絕嘆豐姿積漸吹。
陰機誰使弄嘩嘩,摽彼無梅漫有花。
銀海夜潮猶未落,火輪朝馭早相加。
應慚余潤歸麰麥,未怯隆寒戰齒牙。
莫笑鬢毛輕點綴,龍鐘奸黠兩矜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