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一二九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喜老時。
明著衣冠為士子,高談仁義作男兒。
敢于世上明開眼,肯向人間浪皺眉。
六十七年無事客,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喜老時。
明著衣冠為士子,高談仁義作男兒。
敢于世上明開眼,肯向人間浪皺眉。
六十七年無事客,堯夫非是愛吟詩。
我并非真的喜愛吟詩,吟詩不過是我在老年時的一種歡喜寄托。身著鮮明的衣冠保持讀書人的風范,高談仁義之道展現男兒的擔當。敢于在世間明辨是非,不會隨意對人間之事皺起眉頭。六十七年來,我不過是個無牽無掛的閑人,我并非真的喜愛吟詩。
士子:指讀書人,有學識的人。
浪皺眉:隨意、無意義地皺眉,引申為無由的煩惱。
無事客:指無牽無掛、閑適自在的人。
六十七年:邵雍享年六十七歲(1011-1077),此詩應作于其晚年。
此詩為邵雍《首尾吟》系列之一(共130首),作于其晚年隱居洛陽時期。邵雍(號堯夫)是北宋著名理學家,晚年自號“安樂先生”,生活閑適。詩中通過重復的首尾句,反映其晚年對自身生活狀態的滿足與對士人品格的堅守。
全詩以首尾呼應的結構強調“非是愛吟詩”,實則借詩言志,展現詩人作為士人的道義擔當與晚年閑適自足的心境。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邵雍晚年人生哲學的生動體現。
京華流品雜,結交須老蒼。
既得良友師,函席此徜徉。
多聞且多見,勿正亦勿忘。
門外車轍深,無殊居僻鄉。
重茵翠罽上燈時,愛客梁園酒滿池。紫撥叱驕磨勒健,爭如一闋竹枝詞。
卷簾微步曳明妝,回面搊彈曲十章。裂帛一聲天似水,滿庭月浸牡丹香。
擎甌結盒泣玫瑰,未有佳人不愛才。丁掾縱教雙目眇,也驅油壁上叢臺。
秋到衰楊夜有霜,可哀一曲淚沾裳。他年寒食棠梨老,紅雨傷春柳七郎。
玉宇沉沉夜向闌,
跨空飛閣倚高寒。
一壺清露來云表,
聊為幽人洗肺肝。
少學張衡賦兩都,滿蓬風雪泛江湖。倦游此日憐閒散,豪氣于今更有無。漫把行藏歸短榻,欲將傳述附前儒。云山水月無人領,盡向樓頭屬病夫。
歲暮親朋增勝會,天晴峰巘瞰虛樓。窺檐鸛鶴翩翩過,護闥云煙細細浮。盡日墟原歸野老,隔江燈火見漁舟。天門閭闔遙相望,欲溯銀河萬里流。
井干復天都,門成接斗樞。螭蟠銜瑞榜,鳳繞夾金鋪。巽命承中禁,離光照八區。萬方何以慶,擬上泰階符。
軒閣看儀鳳,堯階俯濯龍。宸聰從此達,獵疏擬誰封。燎火光云漢,珂聲接曙鐘。定應門下省,承問獨從容。
一病經春瘦可憐,幾時不到曲闌前。
花殘幽砌堆紅雪,鶯坐垂楊破綠煙。
輕暖未成連日雨,薄寒猶怯晚春天。
方池新漲游魚樂,興寄濠梁《秋水》篇。
愁腸一飲輒無算,
病眼四時常有花。
舊日讀書垂釣處,
重尋如到別人家。
曩窺涉世方,白駒且場谷。
平生漫歲晚,志尚向山木。
返身觀小丑,真成覆車犢。
否臧太磊磊,從此更三復。
路梗傷時事,春歸感物華。
風波千萬丈,煙火兩三家。
樹杪失巢燕,墻根無主花。
當年人不見,何處是生涯。
杰閣崚嶒倚杳冥,憑高望遠極東溟。
龍宮潮涌千重白,蜃市煙消萬點青。
鞭石荒唐懷霸主,浮槎恍忽遇仙靈。
蓬萊咫尺非難到,便欲攜筇叩紫扃。
三年不負題詩約,
十日曾為置酒留。
如此溪山歸未得,
眼前滄海正橫流。
十年相聚處,游歷況與俱。
善子久而敬,憐予德不孤。
歸途快佳日,免世笑非夫。
家食儻卜吉,一編友古儒。
橫行南北擁雄師,何事流連種柳時。
千載可人王處仲,平生抱愧慕容垂。
功存晉室終遺臭,音似司空但恨雌。
不定關中成鑄錯,死前九錫欲奚為。
山園秀色故堪餐,明月批來白玉盤。
小縣經年常乏俸,頹墻過午尚懸單。
婦興舉案齊眉嘆,婢愧添薪墨腕看。
無肉縱令人解瘦,卻宜相對碧檀欒。
郢中今代邸,王氣昔來多。
宮城自盤踞,陵廟郁嵯峨。
月下衣冠出,風前鐘磬和。
野臣瞻望處,天保幾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