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小集次答李學諭二首
赤紱元慚鼎貴姿,青氈聊憩共儒師。逢時恥獻河東賦,述往欣傳鄴下詩。杖履此歸閒可理,溪山時眺興偏宜。相將更作禪林集,笑拈庭前柏樹枝。
吳市行歌非客姿,蘇門長嘯亦吾師。因嗤左氏十年賦,不及陶家五字詩。祗苑翻經君獨悟,薝林陪座我兼宜。歸舟醉繫梨花月,玉影離離綴夜枝。
赤紱元慚鼎貴姿,青氈聊憩共儒師。逢時恥獻河東賦,述往欣傳鄴下詩。杖履此歸閒可理,溪山時眺興偏宜。相將更作禪林集,笑拈庭前柏樹枝。
吳市行歌非客姿,蘇門長嘯亦吾師。因嗤左氏十年賦,不及陶家五字詩。祗苑翻經君獨悟,薝林陪座我兼宜。歸舟醉繫梨花月,玉影離離綴夜枝。
其一:身佩赤紱本就羞慚于顯達之姿,暫且與儒師共坐青氈休憩。生逢盛世恥于像揚雄獻《河東賦》般阿諛,欣悅于傳述建安鄴下那樣的詩風。拄杖歸鄉可理閑適之事,時常眺望溪山興致更宜。相約再去禪林聚會,笑手拈取庭前柏樹枝。其二:在吳市行歌并非客居之態,蘇門長嘯的隱者亦是我師。笑那左思十年寫成的《三都賦》,不如陶淵明質樸的五言詩。你在佛寺翻經獨自領悟禪理,我陪坐禪林亦覺相宜。醉歸時將舟系于梨花月下,月光中花影稀疏點綴夜枝。
赤紱(fú):古代官服上系印的紅色絲帶,代指官員。
青氈:指儒者清寒的生活或舊物,此處指文人清修之地。
河東賦:漢代揚雄所作,此處代指阿諛奉承的應制文章。
鄴下詩:指建安時期鄴城文人(如三曹、七子)的詩歌,以剛健清新著稱。
蘇門長嘯:用阮籍向蘇門隱士孫登學嘯典故,代指超逸脫俗的高情。
左氏十年賦:指左思耗時十年寫成《三都賦》,此處喻指雕琢堆砌的辭賦。
陶家五字詩:陶淵明的五言詩,以自然質樸著稱。
祗苑:即祗樹給孤獨園,佛說法處,代指佛寺。
離離:形容花影清晰、稀疏的樣子。
此詩為詩人與李學諭在東山雅集時的唱和之作。 likely創作于文人交游頻繁的時期,詩人通過回應李學諭的詩作,借景抒情、用典言志,展現退隱后的閑適心境與對精神共鳴的珍視。
兩首詩以唱和形式,通過典故與意象,傳遞了詩人淡泊功名、推崇自然文學的志趣,以及與友人李學諭共賞雅集、禪趣相得的情誼,體現了文人雅集詩含蓄雅致、以文會友的特點。
周子湘中彥,桂芳昔同官。清姿玉瓚貴,雅量湖海寬。所發必歸厚,所履必由端。霜臺既展驥,秋曹亦翔鸞。中嘗擢近職,所樹皆桓桓。遂授方岳寄,八桂開大藩。勉勉敷上德,孜孜救民難。溫若春陽煦,潤若時雨?。勞勤十載馀,坐鎮邊隅安。考績進祿秩,蒙恩復南轅。嗟予久間闊,暫晤仍鮮歡。相送即脩途,相期惟歲寒。何以表中愫,聊贈青瑯玕。
無心偶出楚江濆,蔭注人天實賴君。歸去東林任舒卷,有誰知是故山云。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搖落尋真隱。天工付與,冰肌雪骨,暗香寒凝。自許貞心,肯教色界,軟紅塵近。悵綠衣舞斷,參橫夢覺,依稀舊家猶認。不為角聲吹落,向花前、為伊悲恨。玉堂茅舍,風流隨處,年年孤另。不是人間,肝腸鐵石,相逢休問。算知心、只許東風,漏泄一分春信。
天曹課群吏,秉公寧有我。炷香矢明神,賢關門鑰鎖。稽謀必僉同,咨諏恒虛左。簸揚并淘汰,先幾求當可。譬如護嘉禾,驅蝗畀炎火。又如濟巨川,乘桴屏小舸。甄別洞毫芒,封章達青瑣。紳笏同翱翔,軒輊見勤惰。重瞳見屢回,冕旒明堂坐。黜陟無頗偏,八霆咸安妥。以是知治術,賞罰惟信果。凜凜百臣鄰,震辣敢自墮。
沙堤除道火成城。換得午橋清。寒色般添酒令,野芳抵當铏羹。松馨花氣,岸容山意,浦思溪情。誰記一時勝引,坐中喜得間平。
置罷斯廬百事安,了無馀愿樂生年。室雖簡陋容風雅,才已蕭疏慕圣賢。佳日烹茶邀墨客,西窗聽雨理詩箋。樓前新種綠楊少,猶待春來絮滿天。
玉節珠幢出翰林。詩書謀帥眷方深。威聲虎嘯復龍吟。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絕代佳人淑且真。雪為肌骨月為神。燭前花底不勝春。倚竹袖長寒卷翠,凌波襪小暗生塵。十分京洛舊家人。妙手何人為寫真。只難傳處是精神。一枝占斷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峽夢,西風莫障庾公塵。扁舟湖海要詩人。已是人閑不系舟。此心元自不驚鷗。臥看駭浪與天浮。對月只應頻舉酒,臨風何必更搔頭。暝煙多處是神州。冉冉幽香解鈿囊。蘭橈煙雨暗春江。十分清瘦為蕭郎。遙憶牙檣收楚纜,應將玉箸點吳妝。有人縈斷九回腸。樓下西流水拍堤。樓頭日日望春歸。雪晴風靜燕來遲。留得梅花供半額,要將楊葉畫新眉。莫教辜負早春時。鳷鵲樓高晚雪融。鴛鴦池暖暗潮通。郁金黃染柳絲風。油壁不來春草綠,欄干倚遍夕陽紅。江南山色有無中。妒婦灘頭十八姨。顛狂無賴占佳期。喚它滕六把春欺。僝僽鶯鶯并燕燕,恓惶柳柳與梅梅。東君獨自落便宜。晚雨瀟瀟急做秋。西風掠鬢已颼颼。燭花明夜酒花浮。醉眼定知非妙賞,□詞端為□□留。想君涇渭不同流。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里繡旗紅。澹煙衰草有無中。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日暖簾幃春晝長。纖纖玉指動抨床。低頭佯不顧檀郎。豆蔻枝頭雙蛺蝶,芙蓉花下兩鴛鴦。壁間聞得唾茸香。
東門之梓,其文理兮。豈其枳哉,毋若而毀。東門之鸑,其文郁兮。豈其鵩哉,毋若而諑。
幾年山館住棲霞,八十雪僧共一家。夜半迦陵音大切,滿空寒翠落天花。
張公一生江海客,別余欲渡錢塘東。鏡湖湖頭采春色,山陰道上梅花風。直從明海探出日,別煉赤堇為長虹。錢塘幕府高刺天,其帥司馬公宗工。相留十日布衣飲,知爾不哭回車窮。此時定笑玉生癖,土室僵臥如袁公。有足卻依兀者坐,得句總讓釘鉸工。大鵬九萬鴳一尺,若語逍遙無不同。
岸幘虛亭晚,林風一灑然。微酡詩懶賦,寂寞對湖天。
五色蓮盆玉雪肌。青搽紅抹總相宜。且道生男何足愛。爭奈。隆顱犀角眼中稀。六十平頭年運好。投老。大兒都解把鋤犁。醉眼看花驢背上。豪放。阿齡扶路阿中隨。
維舟金山下,飛步妙高臺。倚闌縱遐矚,豁然懷抱開。誰云隔一水,我喜絕纖埃。淮南見咫尺,煙樹翠成堆。江山宛猶昨,昔人安在哉。緬懷坡仙輩,賦詠騁雄才。俯仰幾百年,石刻荒蒼苔。不須雍門琴,對景令人哀。
小市橋彎更向東。便門長記舊相逢。踏青會散秋千下,鬢影衣香怯晚風。悲往事,向孤鴻。斷腸腸斷舊情濃。梨花院落黃茅店,繡被春寒此夜同。
膝下文章雉子分,白鵝潭上寫鵝群。東西水作雙飛瀑,大小山成一白云。楚國王孫多陫惻,靈洲佳氣未氤氳。離騷不忍言家學,淚灑湘累杜若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