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雜感四首 其二
瓣香誰也奉湘陰,獨立蒼茫感嗣音。
爭幣外庭伸士節,裹尸遼海見臣心。
論緣正本恩江總,謀及平吳負郭欽。
此往若為天下計,百年應有異苔岑。
瓣香誰也奉湘陰,獨立蒼茫感嗣音。
爭幣外庭伸士節,裹尸遼海見臣心。
論緣正本恩江總,謀及平吳負郭欽。
此往若為天下計,百年應有異苔岑。
誰還在敬奉湘陰先人的香火?我獨立于蒼茫天地間,感慨后繼無人。士大夫在朝廷外爭取權益以伸張氣節,將士在遼海戰場裹尸而還可見忠君之心。論起本源應感恩江總這樣的舊臣,謀劃平吳卻辜負了郭欽的遠見。若為天下大計考慮,百年之后應當會有不同的知音。
瓣香:指對前人的敬仰,如瓣香致敬。
湘陰:代指湘陰籍名人,可能指晚清重臣左宗棠(湖南湘陰人)。
嗣音:后繼者的音訊,此處指后繼無人。
裹尸遼海:用馬革裹尸典故,指在遼東戰場戰死。
江總:南朝陳文學家,此處或借指有舊恩的前朝人物。
郭欽:西晉官員,曾建議遷徙胡族以固邊防,未被采納,此處喻指有遠見卻未被重視的謀臣。
苔岑:出自《詩經》,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此詩或作于清末,時值邊疆危機(如遼東戰事)與朝堂動蕩。詩人借追思湘陰先賢(如左宗棠),感慨當時士大夫雖有氣節(爭幣伸節)、將士忠勇(裹尸遼海),但朝廷決策失當(負郭欽之謀),故發‘百年異苔岑’之嘆,反映對國勢的深切憂慮。
全詩通過歷史典故與現實場景的對照,既贊揚忠良之士的氣節與犧牲,又批判朝政失策,最終寄望未來有知音共圖天下,是一首融合歷史反思與現實關懷的沉郁之作。
白發蕭蕭客未歸,凄風緊雨禁煙時。青苔白骨尋常事,堪笑田文為客悲。
紅塵吹不到溪堂,時掬清泠沃酒腸。山外亂鴉飛過盡,數聲漁笛晚風涼。
中庭植梧竹,有意集鸞凰。孤鶴從東來,雪衣曬朝陽。主人驚且喜,拊掌呼獲臧。俾投數粒粟,招鶴下階傍。鶴雖不解語,其意或能詳。我非鸞鳳侶,竹梧何可當。亦非黃雀儔,數粒安可嘗。戛然欲長鳴,恐遭彈射傷。左右梳修翎,翻身入云翔。
金床脫落龍作鼠,崔相陸相不敢語。銀撾畫地數罪名,奉璽前拜天子婦。上書進士空遑遑,桓文霸烈誰敢當?明年功在三使相,勛爵浪受東平王。
太史仙臺多勝槩,正臨攜李古城東。五色云生知海近,四圍山遠覺天空。閑居作賦青春后,幾歲鳴弦明月中。不是掖垣同宦侶,閉關那許得相逢。
堂堂至正最多才,萬國同文壽域開。漠北諸生登第去,越南計吏進賢來。鳳《韶》九奏黃金殿,鶴駕三朝白玉臺。回首黃塵揚碧海,五云無處覓蓬萊。
春日媚人不到室,穿穿欲來一影隔。瓶花此時亦倦眠,郎心妾心不如前。郎不記妾郎有為,妾不記郎淚垂垂。煙塵搏天天亦癡,妾心何庸郎去疑。欲識妾心郎來時,妾之一弦已七年,彈來心心不如前。郎不記妾誠何為,何不使妾一知之。妾亦不甚讓須眉,煙塵叢中叩天癡。何時妾得知郎為,妾郎丈夫妾知之。郎不記妾郎有為,妾不隨郎郎不危。郎且絕意擲愁思,郎且絕意倚酒卮。郎且絕意松文辭,端午郎來煮江鰣。
煙籠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侖萬里遙。暖氣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遠岫和云濕,風度疏林帶霧飄。最是晚來閑望處,夕陽山外鎖山腰。
問漁徑掃江頭宅,峽口江開延秋客。窗含帆櫓復藏山,奔輳奇峰羅幾席。荊山抱璞疑珷玞,天竺蹋云得靈璧。以翔以棲百怪俱,及物及人精芒射。太湖見底昆侖空,芝岫黧青雪浪白。沈沈鐘磬擊希音,沸沸霞霓蒸孔隙。壺中九華小有天,坐嘯白蘇環寸碧。亦丑亦文入絹綾,在案在掌傾魂魄。太古孑遺壽者相,米老呼兄殊同癖。憶昔搜抉落漩湍,真氣所托惟片石。江潮消漲月盈虧,笑之嘆之朝至夕。動靜等觀與神通,堅柔養性去形役。袖出豪奪金石交,浪擲千金定何惜。嗟乎嚱,小者玲瓏一拳攢,巨者崢嶸馀脈坼。乃勾乃皴傳譜名,羊脂為軸錦為冊。應配李杜之高吟,將摹荊關之劇跡。癡憨惟教石點頭,秋日遲遲毋促迫。水落石出語情性,燕楚茫茫萬山隔。
巽齋幸自少人知,飯飽官閑睡轉宜。剛被旁人去饒舌,刺桐花下客求詩。兀坐書林自切磋,閱人應似閱書多。未知買得君書去,不負君書人幾何。
落落青云器,天南一鳳麟。詩書過目得,孝友發情真。舊笏傳華胄,高詞見古人。腐儒遷謫地,幽抱為誰新。
猶記年時訪故山,細聆舊話侍清閒。汲泉倚杖臨荒甃,尋塔呼僮斸野菅。回首恍如前日事,傷心已隔夜泉關。手攜菖歜歌清些,淚染含風細葛班。
挾策初從帝座回,系舟重上子陵臺。峰頭日暮狂歌發,萬里浮云海色來。
瑤臺瓊室倚清虛,佳氣潛消諫疏疏。帥閫有兵空虎衛,經筵無講逐鑾輿。侯封一代皇孫爵,帝紀千年太史書。斜日五云坊下路,老儒騎馬重躊躇。
忽見新詩雙眼明,暮云回首復愁生。杖藜不去千山隔,躍馬能來半日程。江上莼鱸空感興,山中雞黍已渝盟。友生終不如兄弟,想見開尊對紫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