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門詩十二首 其二 白傅影堂
遠人乘化往,生死不為累。
肖象即當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觴,清風肅然至。
遠人乘化往,生死不為累。
肖象即當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觴,清風肅然至。
遠方的人順應自然離世,生死對他已無牽累。畫像恰似當年模樣,無需言語卻非為惠及后世。在祠堂下敬上一杯酒,清風吹來莊嚴而肅穆。
乘化:順應自然變化,指去世,典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
肖象:畫像,這里指白傅影堂中的白居易畫像。
忘言:無需言語即可領會深意,典出《莊子·外物》'得意而忘言'。
翼世:通'貽世',遺留后世。
奠:祭祀時獻酒。
觴:古代酒器,此處代指酒。
此詩為作者游覽洛陽龍門時所作。白居易晚年居洛陽,卒后葬于龍門東山,后人建影堂紀念。作者拜謁影堂時,感懷其生平與豁達,遂作此詩。
全詩通過拜謁白傅影堂的場景,贊頌白居易超脫生死的達觀,語言凝練,情感深沉,體現了對先賢的追慕與對生命境界的思考。
稍費江南萬側釐,多謄符檄喻亡齊。寬然折箠可入汴,已見票姚擒日磾。祖生晚節并劉琨,獨免聲消賈謐塵。虎士淮淝初小捷,謝庭蘭玉絕常倫。
天涯芳草迷征路。還又是、匆匆春去。烏兔里光陰,鶯燕邊情緒。云梢霧末,溪橋野渡,盡是春愁落處。把酒勸斜陽,小向花間駐。
當年騎馬入閩山,一路題詩記客關。誰遣精魂留海上,空遺咳唾落人間。兵戈何計牽微祿,瘴癘徒聞困旅顏。風雨小窗孤燭夜,為君掩卷淚潸潸。
歌鐘嘹亮吼長鯨,華屋霜鋪白玉京。傲骨自高湖海氣,詞壇同仰斗山名。鴳居水滿鷗群合,瓜地風生桂影清。化日舒長逢出臘,迎年簫鼓轉春聲。
蒿艾徒滿握,不如佩蘭芷。所期芳洲人,搖棹在何許。煙波浩無際,凝望獨延佇。日暮思不來,涕泣霖如雨。
菀彼莞草,其色芃芃。厥土之宜,南海之東。
龍山接勝游,群賢蔚鸞鳳。高歌素侶多,小槳輕帆送。秋色草際浮,月華湖上動。乘醉復捫蘿,同過若冰洞。
信以實諸言,于外無妄宣。要須循爾物,何可背其然。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秋日文山冢樹蒼,舊君報死亦尋常。群疑未白亡元日,萬里猶歸侍帝傍。東海無家兵已盡,南冠不免死猶光。燕京祠廟靈風急,社鼓神鴉滿夕陽。
煙滅石樓空,悠悠永夜中。虛心怯秋雨,艷質畏飄風。向壁殘花碎,侵階墜葉紅。還如失群鶴,飲恨在雕籠。
化境何年斲取還,嶄然擢秀瘴茅間。我來授記開潛閱,從此佳名溢世寰。
秋云漠漠樹離離,孤館俄驚雨后時。明日風帆江上路,看山應起故園思。
娟娟絕愛似蛾眉,不道光開玉鏡遲。蛾眉宛轉有數夕,玉鏡團圓是闕時。
遷居三十載,重過舊書齋。蔓草青黏壁,寒花細傍階。鼠狐憑作宅,窗戶半成柴。無限滄桑感,清愁未可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