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苑行
彩燕初翻百子池,宮花齊發萬年枝。
但知上苑寒歸早,不道人間春到遲。
秋風歌罷柏梁材,上苑春回承露臺。
朝來殿使探鶯去,日暮宮官試馬來。
彩燕初翻百子池,宮花齊發萬年枝。
但知上苑寒歸早,不道人間春到遲。
秋風歌罷柏梁材,上苑春回承露臺。
朝來殿使探鶯去,日暮宮官試馬來。
彩色的燕子初次翻飛在百子池上,宮中的花兒一齊在萬年枝上綻放。只知道皇家園林里寒意早早退去,卻不知人間的春天來得如此遲緩。秋風中唱罷柏梁臺的歌謠,上苑的春天又回到了承露臺。清晨殿中使者出去探尋黃鶯,傍晚宮廷官員試騎新馬歸來。
百子池:漢代宮廷池苑名,據《三輔黃圖》載,漢時七月七日有臨百子池作樂之俗。
萬年枝:指宮中的長青樹木,或代指宮廷中象征長壽的植物。
上苑:即上林苑,漢代皇家園林,此處代指宮廷苑囿。
柏梁材:柏梁臺的建筑材料。柏梁臺為漢武帝所建,曾與群臣聯詩,后毀于火。
承露臺:漢代宮廷中承接甘露的高臺,傳說飲用露水可求長生。
此詩當為后人追述漢代宮苑之作,可能創作于唐代。漢代上林苑作為皇家園林的代表,常被文人借詠以反映宮廷生活。詩中或暗含對統治者沉溺苑囿、不察民間的微諷,符合唐代詩人借古喻今的創作傳統。
全詩以漢苑為中心,描繪其四季景象與日常活動,既展現宮廷的奢華閑適,又以“人間春遲”暗寓對民間的關切。語言工整,意象鮮明,是借古題詠宮廷生活的典型之作。
辰極不改北,滄溟日輸東。圣道亦如是,昧者自異同。哇鄭迷世習,舍魚當取熊。蓍龜期吾子,此語聞先翁。
此是青年有德書,而今重展淚盈裾。斜風斜雨人增老,青史青山事總虛。百字題碑記恩愛,十年去國共艱虞。茫茫天國知何處,人世倉皇一夢如。
落落霜馀樹,疏疏曉后星。經年才契闊,故友半凋零。有夢懷風采,何人作墓銘。老孤無限淚,空望浙山青。少長皆吾友,相期滿百齡。生分青白眼,死隔短長亭。蕉本身為幻,藤床夢是醒。中山醇酒在,且醉學劉伶。
初喜花明炬,還愁柳墮綿。時須杯里物,聊費杖頭錢。天上足官府,人間有地仙。卻慚營道懶,渾似逆風船。
衲僧無作為,亦不坐無作。紅塵本自寂,誰解釋塵紛。一機雖妙常,要如千鈞弩。弩滿發機全,破的惟等閑。持此入紅塵,是謂塵中眼。應變猶如如,善導無所事。貧富自誰何,知音即所遇。得意早歸來,資吾無盡藏。
野云低,輕風蕩晚,醲酣麝檀味。萬珠勻綴。看漸染丹黃,秋景晴麗。棹歌四舉篷窗倚。前游空自喜。剩滿覺、一懷幽夢,和香籠翠被。冬榮故齋更如何,婆娑半畝蔭,今傷憔悴。留詠處,金英變、露零煙墜。應長怪、素娥耐冷,偏種向、團圞宮殿里。待喚取、吳剛薪盡,清光流似水。
癯槁巖下士,跡隱心捷徑。汗顏塵中夫,諂笑幸游騁。賢哉陳夫子,兩不傷厥性。潔身風波涂,獨若萬鈞錠。
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鑄詩才。須從舊錦翻新樣,勿以今魂托古胎。辛苦揮戈挽落日,殷勤蓄電造驚雷。遠聞南社多才俊,滿飲葡萄祝酒杯。
明朝交白露,此夜起金風。燈下倚孤枕,籬根語百蟲。梧桐何處落,杼軸幾家空。客意驚秋半,炎涼信轉蓬。蛩依莎底露,螢墮樹頭風。秋已來多日,人誰念二蟲。火流豳月應,云散楚天空。搖落年年事,吾生鬢亦蓬。
一舍徒相望,書來秖細行。野梅行欲盡,幽興詎能忘。老去尤耽句,春來更憶鄉。看看過寒食,北望一沾裳。
君氣久已浩,君志復何求。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藜藿鄙膏粱,絺绤傲狐裘。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
绤衣才換。不覺涼秋半。搖落梧桐三四片。依舊綠陰庭院。月光初上林梢。驟驚風雨蕭寥。秉燭元非游宴,未嫌負卻良宵。
久發南游興,成行已孟冬。如何雁蕩石,酷似桂林峰。矯健山林綠,離披桕葉紅。山頭湖尚在,何處覓飛鴻。
刻杖方優老,臨川忽逝波。登年惟載德,生子舊持荷。此日悲風樹,他時廢蓼莪。輀車方即路,鄰杵為停歌。
旅食無生計,卑棲奈若何。飯惟供脫粟,衣未補香莎。戶外履常滿,床頭金不多。老為文學掾,一似舊恩科。窮冬霜霰集,行路古今難。舉眼看浮世,何人耐歲寒。棄瓢將止酒,脫冕擬休官。一室能容膝,吾生亦易安。亨涂即畏涂,暮境欲何如。索米多貧士,鈔詩欠小胥。自緣鄉夢熟,頓與世情疏。會約逃名者,山間倒跨驢。詭遇非吾事,支離笑我身。文章寧可拙,仕宦豈宜貧。鄉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休嗟華黍廢,陽谷易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