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蘇教授飯鄭教授五首 其四
嘆息吾家老鄭君,
三年孤鶴困雞群。
天教此地蘇司業,
與對當時鄭廣文。
嘆息吾家老鄭君,
三年孤鶴困雞群。
天教此地蘇司業,
與對當時鄭廣文。
我不禁為我們的鄭君老前輩嘆息,他如孤鶴般高潔卻被困在平庸之輩中三年。上天讓蘇司業來到此地,正好與當年的鄭廣文(那樣的賢才)相對應。
孤鶴困雞群:孤鶴,比喻高潔出眾之人;雞群,喻指平庸之輩。典出《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蘇司業:指蘇教授,司業為古代學官名,協助國子監祭酒主管教育。
鄭廣文:指唐代鄭虔,曾任廣文館博士,才高而位卑,杜甫有詩贊其"廣文先生官獨冷",此處以鄭廣文比鄭教授,暗含才德相稱之意。
此詩為次韻唱和之作,當創作于詩人與蘇、鄭兩位教授交游期間。蘇教授設飯招待鄭教授,詩人依原韻作詩回應,內容圍繞對鄭教授的同情與對二人交誼的肯定展開。
全詩以"嘆息"起筆,通過"孤鶴困雞群"的生動比喻,刻畫出鄭教授才高不遇的困境;后借"蘇司業"與"鄭廣文"的歷史呼應,隱含對賢才相惜的期許。語言簡練而情感深沉,體現了宋代文人酬贈詩重情義、尚雅趣的特點。
江橫水如帶,楓落山為屏。高深自天險,豪邁由地靈。行個古道中,下馬坐郵亭。鶴棲必仙家,鳳儀豈堯庭。神仙事恍惚,誰實觀超升。孫氏一時杰,父兄俱有聲。將軍垂紫髯,阿瞞眼亦青。周郎往視師,不數李與程。緬懷前哲人,耿耿在心扃。托宿就蕭寺,夢還神更清。
鐘漏初傳曉,滿窗風雨寒。東岡行可種,攲枕不成安。
坐看林葉黃,已有難留意。秋陰積離色,送我以寒吹。親朋裁三五,念別數相詣。去來自細事,所嘆迫生計。翻然徇微念,赴之頗沈鷙。寧辭長途勞,聊免他時悔。海波千萬疊,適志即平地。驅車出東門,眇默身如寄。
正猿巖照雨,雁水生寒,秋近重陽。病葉辭柯去,露遙岑秀骨,墮影幽窗。勝情暗惜非故,塵帽怯風狂。漫萬里荒臺,百年濁酒,惱亂詩腸。名王,覓無處,記戲馬登臨,曾慨興亡。底事長淮上,又迷人葵麥,搖漾秋光。斷魂事影何限,漁唱沒蒼茫。便古嶠新晴,飄零賦筆愁佩囊。
兩冬為客住龍沙,長憶西湖處士家。昨夜不知身萬里,短窗明月夢梅花。
見了真空空不空,圓明何處不圓通。根塵心法都無物,妙用方知與物同。
白云來去自閑閑,鎖勒千山與萬山。仙客已歸霄漢去,虛堂流水漫潺潺。
惡業相纏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禪。卻著衲衣歸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是處誰非寓,吾廬又再更。天涯淹久病,客思喜秋清。歲月看人老,拘牽笑此生。故園三泖上,回首獨含情。
馬首寒云碣石開,遠從青雀建章臺。霓裳自獻千秋曲,露掌頻分萬壽杯。把袂應徐天咫尺,抽毫枚馬日徘徊。山陰亦是旋舟地,雪夜能忘駐草萊。
寒生雁背天將雪,冷入魚鰓水欲冰。釣艇歸來江路暝,舟人分火點漁燈。
明日又重午,攙借玉蒲香。勸君且盡杯酒,聽我試平章。時事艱難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騷意滿瀟湘。醉問屈原子,煙水正微茫。溯層巒,浮疊嶂,碧云鄉。眼中猶有公在,吾意亦差強。胸次甲兵百萬,筆底天人三策,堪補舜衣裳。要及黑頭耳,霖雨趁梅黃。
惜花公子愛春晴,駿馬驕嘶曉出城。半醉歸來人共看,笑將金彈打流鶯。
花到清明際,隨春渡虎溪。勾牽木芍藥,流落古招提。獨喜孤芳在,何妨眾草齊。定知妃子意,不解謫仙題。
人物競紛華,驪駒逐鈿車。此時松與柏,不及道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