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洞
素虎斑虬躡紫煙
幾看滄海變桑田
赤城玉笥尋真后
又到華陽第八天
素虎斑虬躡紫煙
幾看滄海變桑田
赤城玉笥尋真后
又到華陽第八天
白色的虎與斑紋虬龍踏在紫煙之上,幾度見證滄海變為桑田。在赤城山、玉笥山尋訪真仙之后,又來到華陽第八洞天。
素虎:白色的虎,傳說中仙人的坐騎。
斑虬(qiú):有斑紋的無角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
躡(niè):踩、踏。
滄海變桑田:出自《神仙傳》,比喻世事巨大變遷。
赤城:浙江天臺山赤城山,道教名山,傳為仙人居所。
玉笥(sì):湖南玉笥山,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尋真:尋訪真仙、探求大道。
華陽第八天:華陽洞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八,稱“華陽洞天”,傳為仙人居住的仙境。
華陽洞為道教重要圣地,此詩或為古代受道教影響的文人或道士游歷仙山時所作。詩中提及“赤城”“玉笥”等道教名山,反映了作者尋訪真仙、探求大道的經歷,創作背景與道教文化及文人尋仙傳統密切相關。
全詩以仙游為線索,通過描繪駕馭神獸、見證滄桑、游歷仙山的過程,展現了對仙道境界的向往。語言簡練而意境悠遠,是一首典型的道教題材山水詩,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超脫凡俗的精神追求。
未除妖氣斗牛閒,一夜長星落將壇。天意欲將全節畀,人心無柰此時寒。斷頭那肯降朱泚,血指誰思滅賀蘭。立盡太行山上石,我公忠烈不容刊。
岳麓山川藉賁光,千年吾道見朱張。何時杖履沅湘外,同向南山語對床。君家遙近武陵津,翠竹霜枝滿澗春。擬辦一舟期過訪,共依漁父看秦人。秋月秋風動遠思,衡陽歸雁暗相期。何當鼓柁湘江上,岣嶁峰頭讀禹碑。一點君山水上漚,洞庭西望隔湘甌。岳陽久擬同攜手,佇看乾坤月夜浮。
枕上雨聲如許奇,殘荷叢竹共催詩。喚回二十三年夢,燈火云安驛里時。
少年毬馬逐秋風,笛起連營響裂空。今夕夢回村墅冷,一枝孤奏月明中。
解道傷心片玉詞。此歌能有幾人知。歌塵如霧一顰眉。碧海青天奔月后,良辰美景葬花時。誤人畢竟是芳姿。惜起殘紅淚滿衣。它生莫作有情癡。人天無地著相思。花若再開非故樹,云能暫駐亦哀絲。不成消遣只成悲。蜂蝶無情刬地飛。楊花薄幸不成悲。落紅心事底矜持。便似青山薶玉骨,愿為香霧護瓊枝。棖棖歌管夜何其。儂亦三生杜牧之。多情何事誤芳期。最傷春處送秋時。少日驄嘶芳草路,東風鶯囀上林枝。而今真個隔天涯。帶月沾霜信馬歸。曉來添得鬢邊絲。綺窗重按玉梅詞。紫陌銅駝勞悵望,黃河羌笛費悽其。聞愁萬一阿儂知。
三十失老親,常逢夢里真。劬勞初度日,慚愧百年身。白苧春衣潔,紅桃露顆新?;腥滑帊u上,相對喜津津。清夜夢慈闈,適臨初度期。桃從瑤圃獻,身逐彩云飛。無復慈烏哺,尚憐游子衣。平生愛少子,多病負春暉。
石田老人筆有神,匡廬面目為寫真。犖確高峰馲駝臥,蜿蜒懸瀑蛟龍蹲。更叱巨靈運神斧,削出坡陀似懸乳。哀猿下飲難攀條,寒鳥歸飛愁墮羽。萬古盤渦轉輪轂,三疊水簾珠萬斛。游人總向畫圖看,依稀認得康王谷。何年來游支短筇,筍輿芒屩相過從。會當洗耳萬山頂,高揖五老看爐峰。
湖水添時宿雨晴,野禽無處不春聲。萬株楊柳青如昨,全是東風染得成。
庶常舊館今非昔,惆悵先朝舊侍臣。依舊簫聲依舊月,乘鸞來看海揚塵。
薄暈脂痕上玉肌,吳宮宴罷弱難支。酣情近被秋風醒,猶自垂頭臥晚枝。
詩禮趨庭早有成,左家兄妹并知名。羨君云路高千丈,愧我蓬門了一生。觸緒更深風水恨,關心猶感友于情。他年畫錦歸來日,雅集塤篪載酒迎。
青柯坪上即蓮華,千尺珠簾云半遮。南跨長空橋一線,西探毛女洞三花。仙人樹里鞭銀鹿,方士巖中煉赤砂。陡覺天風吹兩腋,扶搖如御碧云車。
雨晴閑向百巖游,今古都成一段愁。老衲解回山下虎,真人跨入洞中牛。水流花落三春暮,鳥沒云沉萬事休。有道碑前空墮淚,往來誰復共仙舟。
秋雁初飛幾點高,臥龍送目十分豪。且容司馬吹紗帽,莫向參軍問騎曹。飲吸百川從酩酊,詩驅萬象入甄陶。菊花開日重陽是,有暇何妨更一遨。
曲誤不須顧,客狂當好看。日斜雙槳急,風駛夾衣寒。剩說歸田樂,休歌行路難。石湖三萬頃,何處覓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