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七夕雨適鄭德進饋芳園胡桃時鄉人報夷舶因風出洋矣轉憶沈約有云胡桃挺自禁地為胡羯奔逃之兆感而賦此
胡桃來七夕,新果正新嘗。西北神仙品,衡茅筐篚香。外剛明質直,內理見文章。為是羞牛女,星橋莫涕裳。
夷舶飛帆至,才檣海嶼高。使君方借箸,諸將正揮旄。忽報天風逐,幸紓民力勞。胡桃時甫饋,此物兆胡逃。
胡桃來七夕,新果正新嘗。西北神仙品,衡茅筐篚香。外剛明質直,內理見文章。為是羞牛女,星橋莫涕裳。
夷舶飛帆至,才檣海嶼高。使君方借箸,諸將正揮旄。忽報天風逐,幸紓民力勞。胡桃時甫饋,此物兆胡逃。
七夕時分胡桃送到,新鮮的果實正適合嘗新。這來自西北的神仙之品,讓簡陋的屋舍里竹筐飄香。外殼堅硬顯露出質樸剛直,內部紋理可見斐然文采?;蛟S是羞于牛女分離,鵲橋之上莫要淚水沾裳。外國船只張帆而來,船桅才在海島上空顯高。長官正謀劃對策,將領們正指揮軍隊。忽然傳來天風將其驅逐的消息,慶幸能緩解百姓的勞苦。胡桃此時剛被饋贈,這物事正應了胡夷奔逃的征兆。
胡桃:即核桃,原產西域,漢代傳入中原。
衡茅:指簡陋的房屋,衡,橫木;茅,茅草。
筐篚(fěi):盛物的竹器,方形為筐,圓形為篚。
星橋:傳說七夕時喜鵲搭成的橋,供牛郎織女相會。
夷舶:指外國船只。
借箸:借用筷子代指謀劃,典出《史記·留侯世家》。
揮旄(máo):揮動指揮旗,指指揮軍隊。
紓(shū):緩解、解除。
丁未年七夕,恰逢鄭德進饋贈芳園胡桃,此時鄉人報告外國船只因風出洋。詩人聯想到南朝沈約曾言‘胡桃挺自禁地,為胡羯奔逃之兆’的說法,觸景生情,借胡桃與夷舶事件抒發對邊患緩解的感慨而作此詩。
全詩以‘胡桃’為線索,串聯七夕嘗新、夷舶動態與歷史典故,既描繪日常生活片段,又關聯邊防大事,借物喻事,隱含對胡夷退去的欣喜,體現詩人對民生的關切與對邊事的敏感。
瀟灑塵埃外,
崔嵬清淺中。
四軒春水闊,
兩岸畫橋通。
三載京華誤守株。馮暖依舊食無魚。貂裘已敞黃金盡,風雪迎人返故廬。
才息影,又饑驅。歸遲別速怨征車。欲將眠食殷勤囑,生恐啼痕染客裾。
前人栽茶樹,
后人吃茶葉。
茶味苦與甘,
難向前人說。
何曾有夢到瑤池,
但見狂風落海陂。
簾外飄英紛不識,
誰人尚復憶辛夷。
趣裝何處去,驅車赴漢中。欣然游大郡,況復依方公。問學日盜博,道德日益隆。丈夫志遠大,那肯局樊籠。
他年居館閣,步武接夔龍。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不憚三巴路,欲成仁者心。伊昔韓門士,籍湜蒙賞音。勖哉今胡子,愿無愧鄭林。
此較凡英迥不同,
知君寄托在圖中。
他年應冠群芳譜,
長沐東皇雨露濃。
年年羞插菊花游。華發不禁秋。此日遨頭尋勝,消除萬斛清愁。
濕云涼雨南臺上,歌動玉溪流。俯仰人間今古,多情破帽颼颼。
世事今難問,
歸心在水涯。
官因慈母屈,
意獨逸妻知。
風月無今古,
江山有盛衰。
暮年年又暮,
進退欲何之。
赤葉岡頭送客行
峰回路轉石橋橫
小春天氣晴偏好
禾稼新收麥又耕
院菊深秋故自奇,根株誰復辨妍媸。閑階靜對苂來客,和得淵明止酒詩。
穎陽茅屋負離奇,別久塵容更老媸。徑菊無端頻入夢,故人今日有新詩。
嬌鶯啄響花鈴。夢頻驚。又是困人時節、近清明。
楊花白。梨花雪。正新晴。睡起春風別院、簸錢聲。
愛此清明耐曉涼,
偏逢置閏較春長。
上林誰是探花手,
桃李爭看出棘墻。
賜環恩已出龍樓,
宣室今蒙漢主求。
世有玉堂新制作,
才稱蘭省舊風流。
露華望入金莖曉,
涼色行逢碣石秋。
水部我慚南北遠,
梅花誰更念揚州。
塵途忽到此,世事頓相違。月色輕隨馬,松枝亂拂衣。相逢青滿眼,并對綠成圍。便作幽棲得,何須問釣磯。
倏爾過山雨,蕭然對石欄。雙衣絺绤薄,五月薜蘿寒。高竹翠難把,新松秀可餐。吳歌況在耳,真作故園看。
一徑杳然入,參差絕可憐。古臺荒自出,石磴曲相懸。林密難窺月,枝高易破天。誰能吹玉笛,吾欲弄蒼煙。
太虛何必問,一壑坐相收。橘柚山形古,藤蘿石壁幽。杯疑天外把,人似月中游。莫作霓裳曲,翩翩不可留。
夜色亂相射,幽人那可禁。天流孤月白,庭落大槐陰。忽起千秋思,能空萬里心。長吟一汗漫,纖露下衣襟。
清露知時轉,纖云卻暑回。
豫游臨石磴,雜踏過河隈。
潭靜魚吹沫,林疏鹿印苔。
秋成良可賦,為此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