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里臺是樊姬墓
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不懷沈尹祿,誰諳叔敖賢。
萬化茫無在,孤墳獨巋然。北分陽臺陌,南識郢城阡。
漠漠渚宮樹,蒼蒼云夢田。登高形勝出,訪古令名傳。
自我來符守,因君樹蕙荃。詩書將變俗,??纊忽彌年。
志闡三折后,愁值二毛前。佇立帝京路,遙心寄此篇。
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不懷沈尹祿,誰諳叔敖賢。
萬化茫無在,孤墳獨巋然。北分陽臺陌,南識郢城阡。
漠漠渚宮樹,蒼蒼云夢田。登高形勝出,訪古令名傳。
自我來符守,因君樹蕙荃。詩書將變俗,??纊忽彌年。
志闡三折后,愁值二毛前。佇立帝京路,遙心寄此篇。
楚國之所以能稱霸,樊姬出了大力。若不是她不貪圖沈尹的祿位,誰又能知曉孫叔敖的賢能。萬物變化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這孤墳依舊巍然屹立。北面能分辨出陽臺的小路,南面可識別郢城的田埂。渚宮的樹木一片迷蒙,云夢的田野蒼蒼茫茫。登上高處能看到絕佳的景色,尋訪古跡能讓美好的名聲流傳。自從我來此地任職,因您而樹立了美德。用詩書來改變風俗,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年。我的志向在經歷挫折后更加明確,憂愁卻在頭發花白前襲來。我久久佇立在通往帝京的路上,將遙遠的心意寄托在這首詩中。
樊姬:楚莊王夫人,曾力薦孫叔敖為相,助楚稱霸。
沈尹:楚國大臣。
叔敖:即孫叔敖,楚國賢相。
萬化:萬物的變化。
巋然:高大獨立的樣子。
陽臺:傳說中楚王與神女幽會之地。
郢城:楚國都城。
渚宮:楚成王所建宮殿。
云夢:古代大澤名。
符守:指州郡長官。
蕙荃:香草,比喻美德。
??纊:指時間。
三折:指多次挫折。
二毛:頭發花白。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任州郡長官期間,登上九里臺,此地是樊姬墓所在。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變革階段,詩人面對古跡,追思歷史,結合自身經歷和抱負,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樊姬事跡感慨歷史興衰,贊美賢德。其突出特點是借古抒懷,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思考和個人情感的抒發。
靚妝才學春無價。腮粉額黃宮樣畫。
妖嬈閑倚曲闌邊,孤凈不勝微月下。
牽情群蕊臨風亞。惜恐蒼苔和雨借。
何如相傍玉樓人,芳酒繡筵紅燭夜。
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來也,香銷減,態凝佇。百花休謾妒。
陌上風光濃處。繁杏枝頭春聚。艷態最嬌嬈,堪比并,東鄰女。紅梅何足數。
陌上風光濃處。日暖山櫻紅露。結子點朱唇,花謝后,君看取。流鶯偏囑付。
陌上風光濃處。忘卻桃園歸路。洞口水流遲,香風動,紅無數。吹愁何處去。
陌上風光濃處。最是海棠風措。翠袖襯輕紅,盈盈淚,怨春去。黃昏微帶雨。
陌上風光濃處。自有花王為主。富艷壓群芳,蜂蝶戲,燕鶯語。東君都付與。
陌上風光濃處。紅藥一番經雨。把酒繞芳叢,花解語。勸春住。莫教容易去。
扁舟南浦岸,分攜處、鳴佩憶珊珊。見十里長堤,數聲啼鴂,至今清淚,襟袖斕斑。
誰信道,沈腰成瘦減,潘鬢就衰殘。漫把酒臨風,看花對月,不言拄笏,無緒憑闌。
相逢復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應念馬催行色,泥濺征衫。
況芳菲將過,紅英婉娩,追隨正樂,黃鳥間關。爭得此心無著,渾似云閑。
鷺老秋絲,蘋愁暮雪,鬢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
烏衣細語,傷絆惹、茸紅曾約。南陌。前度劉郎,尋流花蹤跡。
朱樓水側。雪面波光,汀蓮沁顏色。當時醉近繡箔,夜吟寂。
三十六磯重到,清夢冷云南北。買釣舟溪上,應有煙蓑相識。
密竹翦輕綃,華堂初建。卷上蝦須待開宴。
壽期春聚,芍藥一番開遍。砌成錦步帳,籠弦管。
絳節近頒,丹雛重見。花里雙雙乍歸燕。
重重樂事,憑仗東風拘管。一時分付與,金荷勸。
金尊照坐紅裙繞。怪一餉、歌聲悄。亂撲珠簾風絮曉。香薰笑語,酒烘顏色,莫逐流年老。
詩濤入筆懸河倒。快萬里云天為君掃。檢點春容何處早。柳條青眼,梅梢粉面,得恁于人好。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行行指月行行說。愿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柰人心別。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水國云鄉,冰魂雪魄,朝來新領春還。便未怕、天暄蜂蝶,笛轉羌蠻。一樹垂云似畫,香暗暗、白淺紅班。東風外,清新雪月,瀟灑溪山。
應是飛瓊弄玉,天不管、年年謫向人間。占芳事,鉛華一洗,紅葉俱殘。多少煙愁雨恨,空脈脈、意遠情閑。無人見,翠袖倚竹天寒。
春將半。鶯聲亂。柳絲拂馬花迎面。
小堂風。暮樓鍾。草色連云,暝色連空。重重。
秋千畔。何人見。寶釵斜照春妝淺。
酒霞紅。與誰同。試問別來,近日情悰。忡忡。
病酒厭厭與睡宜。珠簾羅幕卷銀泥。
風來綠樹花含笑,恨入西樓月斂眉。
驚瘦盡,怨歸遲。休將桐葉更題詩。
不知橋下無情水,流到天涯是幾時。
斜日平山寒已薄。雪過松梢,猶有殘英落。
晚色際天天似幕。一尊先與東風約。
邀得紅梅同宴樂。酒面融春,春滿纖纖萼。
客意為伊渾忘卻。歸船且傍花陰泊。
怨草迷南浦,愁花傍短亭。有情歌酒莫催行。看取無情花草、也關情。
舊日臨岐曲,而今忍淚聽。淮山何在暮云凝。待倩春風吹夢、過江城。
流水細通何處。柳溪新雨。
清風十里送籃輿,行不盡、山無數。
一簇樓臺窣堵。老僧常住。
懸知俗客不曾來,門外蒼苔如許。
小桃謝后,雙雙燕,飛來幾家庭戶。輕煙曉暝,湘水暮云遙度。簾外馀寒未卷,共斜入、紅樓深處。相將占得雕梁,似約韶光留住。
堪舉。翩翩翠羽。楊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風軟,戲促亂紅飛舞。多少呢喃意緒。盡日向、流鶯分訴。還過短墻,誰會萬千言語。
試問前村深雪里,小梅未放云英。陽和先到錦官城。南枝初破粉,東閣有馀清。
人在高樓橫怨管,寄將隴客新聲。西園下晚看飛瓊。春風催結子,金鼎待調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