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五首 其三
二月方當爛漫時,翠華未幸春無依。
綠楊陰里尋芳遍,紅杏香中帶醉歸。
數片落花蝴蝶趁,一竿斜日流鶯啼。
清樽有酒慈親樂,猶得階前戲綵衣。
二月方當爛漫時,翠華未幸春無依。
綠楊陰里尋芳遍,紅杏香中帶醉歸。
數片落花蝴蝶趁,一竿斜日流鶯啼。
清樽有酒慈親樂,猶得階前戲綵衣。
二月正是春光爛漫的時節,皇帝的車駕未臨,春天仿佛失去了依靠。在綠楊的樹蔭下遍尋芳蹤,于紅杏的香氣中帶著醉意歸來。幾片落花被蝴蝶追逐,西斜的太陽下黃鶯婉轉啼鳴。清酒滿杯,母親歡樂,還能在階前像老萊子一樣穿彩衣逗她開心。
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代指皇帝。
未幸:沒有臨幸(指帝王駕臨)。
尋芳:游春賞花。
趁:追逐。
清樽:清酒。
戲綵衣:用老萊子娛親典故,《二十四孝》中老萊子年七十穿彩衣扮小兒以博父母歡心。
此詩約作于春日游賞之際。二月春光爛漫,詩人外出踏青,遍尋芳蹤,醉歸時見暮春景色(落花、斜日),歸家后與母親共飲清酒,戲彩娛親,觸景生情而作,展現對自然之景與家庭溫情的熱愛。
全詩以'春游'為線索,前半鋪陳春日游賞的明麗圖景,后半轉向家庭天倫之樂,通過自然意象與生活場景的結合,表達對美好春光的喜愛與對親情的珍視,語言明快,情感真摯,體現詩人對平凡生活之美的敏銳感知。
七國連兵共叩關,
知君卻敵補青天。
千秋人痛晁家令,
曾為君王策萬全。
落拓天涯客,飄飄狎海鷗。
翔蒿慚斥鴳,伏櫪愧驊騮。
厚貺叨持贈,佳章惠再投。
春魁誰佔得,端合讓名流。
重譯新離越裳國,一枝都掩桂林香。
養成崖谷黃蜂蜜,羞死江湖白藕房。
??蛨@林珠樹木,水仙賓從玉簪裳。
錦桃每用紅絲縷,蜂采須成白蜜房。
革命宗風洵不祧,
應天湯武種根苗。
蚩蚩四億甘奴隸,
一轍相尋廿四朝。
岳岳寒松表御書,新堂歸到好懸車。
身名似此真無愧,進退何人綽有余。
報國文章傳后起,立朝風骨想當初。
不因祖帳東門道,太息方煩比二疏。
兩月南寧一日閑,
歸來倚檻看青山。
那知春老無尋處,
猶在清陰細草間。
浣花只在水云村,
近水園亭不閉門。
何處客來堪策馬,
一行桃柳入仙源。
雪晴開曙早。看遍布王正,條風拂曉。輕煙麗日,椒觴暖、共說豐年佳兆。春衣兒女,喜得歲、樽前頻繞。山中臥,擊壤清時,追隨牧童村老。
回思當日先皇,正頒賜天廚,云和縹渺。大酺同慶,陪鴛鷺、每近龍顏歡笑。孤臣無狀,此際包容非小。今何幸,放逐滄浪,尚安覆幬。
桐影下簾帷。山亂斜暉。遠峰螺黛欲含眉。殘柳無情絲當絮,爭奈風吹。
孤雁荻花湄。病也堪悲。水侵菡萏怨深誰。綠水人家魚篆淺,燕子飛歸。
二八三五閨心切。行拾落花比容色。卻愁紅粉淚痕生,長思憶。何可得。惟有風光與蹤跡。
夜半酒醒憑檻立。暗想儀形執刀尺。誰憐夢好轉相思,魂欲絕。涕如雪。涼月清輝滿床席。
紅蠟半銷殘焰短。欹枕釵橫云鬢亂。好天良月盡傷心,紗窗暖。金樽滿。何事狂夫音信斷。
低語前歡頻轉面。卻怕良宵重夢見。玉爐空裊寂寥香,珠簾捲。芳草遠。舊恨年年秋不管。
走越游梁萬里回,卻臨江渡已殘梅。
歸帆未落青溪尾,云壓寒風水面來。
隔浦車塵漲暮天,虹邊門巷漸含煙。
獨謠負手誰能喻,百計安心或未賢。
王粲憂來空假日,嗣宗醉后只酣眠。
河流樹色寧知我,眼底憐渠盡意妍。
栽傍巖隈未足看,
為言斤斧莫無端。
它時直入掄材手,
不獨青青保歲寒。
五年南國釣煙波,
妙手從來所得多。
魚引盈車竿不撓,
幾人施舍似詹何。
民言吳守治無雙,
士道文翁教此邦。
白叟青矜各私祭,
年年萬淚咽中江。